面对川普新政,赖总统日前表示:「台湾要在逆中求胜、乱中得利」,外交部长林佳龙则说「机会大于威胁」、「安全方面完全可以放心」。这是半夜吹哨壮胆?还是真在危机中看见转机?

赖政府对川普放心,理由有三:一,在台海议题上,川普政府声明「反对单方面以武力或胁迫企图改变现状」。但这是美国从1979年至今的不变主张,不是川普的新承诺。当下中共持续以和平做为台湾问题的主旋律,以此为前提,美国的「反对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才有务实的空间。赖政府对川普的放心竟然立基于对岸的善意?

二,川普政府也说了「支持台湾有意义的参加国际组织」。而这项立场早在欧巴马时期便是美方的重点,奠基于两岸关系改善与马英九政府和美国的共识。赖政府对川普的放心是立基于马政府努力的成果。

三,川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将延续四方安全对话。然而四方安全对话成立近20年,也非新意。

赖政府拿川普的「不变」壮胆,但各国担心的是川普的「变」。拜登透过国际联盟建立体制性的区域安全机制,川普不讲这套,以俄乌战争为例,他跳过盟友直接找普丁谈,以前拜登借重北京游说莫斯科,川普直接打元首外交牌,拉着对手直接谈。华盛顿与北京建构的护栏仍运行,川普在此基础上直接与中共高层就利害关系讨价还价对话,在这局势下赖政府对川普完全放心?

川普的政治手法更以经济利益为前提,其「交易主义」的关键武器是关税。关税政策有通则,也有针对特定国家、特定产业的措施。台湾是出口大国,且台商在许多国家有生产线,川普的通则当然影响台湾;扬言针对台湾的晶片课徵高关税,更是直接的衝击。赖政府认为川普新政「机会大于威胁」,是乐观正向的态度,但具体因应措施呢?

当下经济部长郭智辉高喊「台美合作」,强调会协助台商在美国建置更完整供应链、协助台商出走台湾。意思是以川普的意志为台湾经济政策。所谓的台美合作是台湾委身以侍,配合美国的需要,当美国的好附庸。

台湾的主体性与需要何在?台湾不是只有晶片产业,为晶片资本找出路,不等于为台湾经济找出路,纺织、石化、钢铁仍占我出口约3成,难道在台美合作的政策纲领下,传产也应外移?传产的劳工又如何外移?何况我晶片产业的资本组成里有相当多美资,美资的存活与获利不该是经济部的工作。

国家安全议题,政府吹口哨壮胆;经济议题,完全配合美国。莫非国家的未来、台湾发展的路线图,由川普政府擘画,赖政府负责执行就好?(作者为淡江大学政经系全英文学程兼任助理教授)

#外交部 #赖政府 #壮胆 #川普政府 #台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