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8的台湾人是来自大陆的移民

台湾光復已经有80年了。今天,台湾约有2300万居民,其中9成8的祖先,都是不同时期从中国大陆来到这片土地的移民。然而,如今在台湾,有人却开始鼓吹说,台湾人和南岛语族有亲戚关系,甚至说台湾人不是纯粹的中华民族,因此也不一定是中国人。蔡英文在2017年拜访南太平洋岛国时,还把这趟旅程称为「寻亲之旅」,来强化这样的论述。

他们的说法是,因为早年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交通不便,移民台湾的汉人多半是男性,没有女人随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嬷」。这些汉人男子来到台湾后,只能娶平埔族女子为妻,因此有人推断,现今的台湾人并不是纯正的汉族,而是有平埔族的血统,甚至进一步宣称台湾人应该算作「南岛语族」。

但「唐山嬷」真的没来过台湾吗?我们查阅歷史发现,其实早在荷兰殖民台湾的时候,就已经对来台的中国女性徵税,显示那时候中国女子已经不少。那时中国和台湾之间的航运也很发达,每十位乘客当中就有一位是女性。也就是说,中国女性来到台湾,其实并不罕见。

关于平埔族人口的减少,有人说,是因为他们跟汉人通婚或被「汉化」了。然而,真正的歷史是这样的:1650年至1656年间,天灾人祸不断,对平埔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西拉雅人、噶玛兰人和巴赛人这三个平埔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都在这段时间遭遇灭村灭族的悲剧。事实上,早在荷兰人占领台湾时期,平埔族的人口就已经减半,只剩3万多人,接近灭族。所以,说他们都和汉人成婚,其实并不成立。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来台的「罗汉脚」——也就是单身汉,因为找不到老婆,只好娶平埔族女子。但事实是,移民社会的主力并不是这些贫困的单身汉,而且「罗汉脚」多半生活困苦,并不是平埔族女子的理想对象。说平埔族女性都嫁给了这些「罗汉脚」,显然也站不住脚。

中国女性很早就陆续移民台湾

在荷兰和明郑时期,中国的女性早已陆续来到台湾,在这里落地生根。所以说,台湾汉人后来的增长,主要是靠着中国大陆不断的移民,而跟平埔族的通婚其实没什么关系。台湾歷史课本上说的「只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嬷」的说法,根本不符合歷史。

清朝在1685年,也就是将台湾正式纳入版图的第二年,就有详细的记录。当时的移民总数约5万2000多人,其中有约2万8000人是男性,但女性也有2万4000多人,并不存在什么「性别失衡」的问题。到了康熙年间,台湾的汉人人口已经突破20万,成为社会的多数。到光绪年间的1893年,台湾的汉人人口更是达到了250多万,比起郑克塽时期的20万人口,足足多了12倍。

相比之下,平埔族的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他们的总人口在荷兰人统治时期已经大幅减少,从最初的6万人减到3万多人,到清朝后期也只有4万多。至于高山族的原住民,从荷兰时期到1893年间,人口变动不大,始终维持在11万左右。这些数据都说明,到了那时候,台湾已经是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社会。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平埔族传统上是母系社会,女性掌握土地的继承权,而这也引发了一些汉人移民的觊觎。有人就打着「先娶番妇,再夺番产」的主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清政府不得不颁布「禁婚政策」,明文禁止汉人娶原住民女子。

有趣的是,清朝时期在台湾传教了将近30年的加拿大籍的马偕牧师,他的观察也能作为一个侧证。他说:「台湾人分成两群——原住民和汉人,但这两群人几乎不通婚。」他因而认为,台湾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混血人种」。而后来日本殖民政府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闽南家庭中,娶平埔族女子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五,客家家庭则不到百分之一,比现代台湾男子娶外籍或大陆女子的比例还要低。

所以,那些说「只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嬷」、把台湾人称为「南岛语族」的说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这些讹传该停了,让我们回归真实的歷史吧。

台湾人的9成8祖先都是来自中国大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我们的血缘、文化、语言都和大陆一脉相承,这是不容否认的。如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段歷史,不要再让那些为了政治目的、数典忘祖的政客和学者欺骗我们。不要再让一些为了台独目的而数典忘祖的政客与学者们继续欺骗台湾人,是台湾再光復的重要内涵。

(作者为孙文学校总校长,本系列文章独家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平埔族 #台湾 #汉人 #移民 #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