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大陆军方在海上军事演习中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极强的灵活性与隐蔽性。以4月2日「海峡雷霆-2025A」军演中的山东舰航母编队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其运动模式已从传统的编队作战,转向一种近似游击战术的「化整为零、分散进击」模式,从而在实战中大幅提高作战效能与威慑力。

在过往,大陆航母编队多採用固定路径:通常沿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再返航时接近东南应变区。然而,在本次2025A军演中,山东舰採取从菲律宾东岸由南向北突破的战略路径,直接闯入东南应变区。这一突破常规的行动模式,正展现解放军在海上作战理念上的变革:保证整体作战协调的同时,利用「化整为零」的手段灵活分散兵力,从而有效避开敌方情报搜集和监控,并在关键时刻,迅速集结形成局部优势进行精准打击。

以陆军传统的游击战思想为依据,解放军海军在本次演习中,成功验证「游击成分的运动战」在海上作战中的可行性。这种作战方式具有以下显着特点:

一、灵活分散与重组能力。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出港后,并非一味地维持完整编队,而是依据战场实际情况「化整为零」,分散成若干小单位前往演习指定区域。这种分散进击的模式,不仅降低被敌方集火打击的风险,也使敌方难以通过固定预判捕捉整体行动轨迹。

二、多阶段战术角色转换。在演习初期,编队以「蓝军」角色与假想敌,经由搭配远程空对舰武器及轰炸机进行对抗;随后,根据局部战场态势,迅速转换为「红军」角色,从台湾东部海域方向进行模拟攻台作战。这种灵活切换角色的能力,充分展现出现代联合作战理念,即在多变的战场环境中,既能进行吓阻,又能实施快速反击。

三、隐蔽机动与突破封控。採用分散式进击,使整个编队能够有效避开美、菲等国的情报监控。分散的船舰兵力可根据局势迅速集结,形成局部优势,从而突破敌方封控,达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

除海上兵力外,现代联合作战强调跨领域联合作战行动。因此,同样的战术战法,一样可运用在空中兵力,具体表现大致区分以下:

一、空中作战单位採取分批起飞、分散飞行的方式进行侦察和打击,除降低被敌方雷达锁定的概率。同时,在需要时,各飞行单位可以迅速集结,形成密集火力网,对敌方关键目标进行集火打击。

二、分散运动的空中兵力,能够从不同高度与角度展开攻击,不仅可破坏敌方的防空兵火力部署,还能有效分散敌军的防御资源,形成持续性的吓阻效果。这种灵活而高效的空中运动战术,进一步丰富联合作战的内涵,精进海、空联合作战的执行。

本次「海峡雷霆-2025A」军演,不仅成功验证大陆于海上运用「化整为零、分散进击」(或者可以称为「三海匯流、共围台岛」)的游击战术,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以下几点战略信号:

1、提升吓阻与作战灵活性。通过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大陆能在战略上有效压缩敌方反应时间,提升整体吓阻力,使对手无法轻易掌握其行动规律。

2、跨领域联合作战新模式。日后,海上与空中作战单位倘若均採用「化整为零」的战术模式,将促使整个联合作战体系更灵活、反应更迅速。这种新型态的跨领域联合作战,不仅突破传统作战模式的局限,也为未来战场上的突发局势应对,提供相对的宝贵经验。

加上随着战略战术的不断创新,未来对台「惊吓模式」可能会成为常态。这对台湾地区的防卫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持续关注并提升反制能力。

总结来看,大陆在「海峡雷霆-2025A」军演,通过山东舰航母编队的运动战行动,成功验证将游击战术引入跨领域联合作战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改变传统作战的思维,更在实战中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和杀伤力。未来,随着技术与战略的不断发展,如何在跨领域作战中应对各种突发局势,将成为国际军事竞争的重要课题,而中华民国军方也必须在动态变化的局势中,积极寻求新的应对策略才是。(作者为军武科技观察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作战 #联合作战 #军演 #2025 #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