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争篇》提到: 「夜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明朝刘伯温所着兵书《百战奇略.昼战篇》也说:「凡与敌昼战,须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使敌莫能测其眾寡。」显然古人认为旌旗在军事战略上,极富疑兵惑敌的战术价值。
显然外交部近期有人从中得到灵感,也才会突然在外交部正门口摆放上包括G7国以及印太国家在内等12个国家的国旗。对此,外交部长林佳龙的理由是希望藉此凸显拓展台湾国际外交空间的决心。
外交部要迷惑欺骗的对象显然不是传统兵书上被赋予敌国地位的「境外敌对势力」,而是自己的台湾人民,要让台湾人民误以为这些国家正在「挺台湾」,甚至有建交的可能想像。
问题是,这显然都只是部长林佳龙一厢情愿、故布疑阵的拙劣宣传手法。试问,如果摆上几面国家的国旗就能拓展外交空间,外交部何不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国旗都一併摆上,好说明我国对待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否则这种作法不仅容易引来他国歧视矮化的质疑,更恐致现有邦交国对我作法的反感与不信任。
而这些被摆上国旗的国家,稍有常识者也清楚根本不可能与我建交而与对岸中共断交,对于我方外交部的做法不过就是听之任之,只要对岸不抗议就无伤大雅摆着罢了。
外交部这种花上一点公务预算来进行毫无实际作用的务虚宣传,是否已经默认对于争取增加邦交国束手无策,故才乾脆「直接用买的」大买有外交宣传价值的国家国旗,填满在绿营执政下大幅减少的邦交国旗位,好掩饰外交无能的真相。万一相关国家知情后进行抗议被迫撤旗时,再将责任推诿给中共打压。当这种抹壁双面光的做法已经沦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一环时,也就说明外交部的存在价值所剩无几。
外交部与其将心思放在在外交部大楼摆上区区几面毫无实际意义的他国国旗,还不如设法让他国外交部无论建交与否也摆上中华民国国旗,否则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只会引来他国外交人员与国民讪笑,无异于是唾面自乾的自慰外交。(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