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总统日前发布《调整对等关税税率以反映贸易伙伴的报復与立场一致性》行政命令,针对中国採取强硬地缘经济战略,对其商品课徵高达145%关税,但对其他贸易伙伴则在90天谈判缓衝期内维持10%基准税率。各国纷纷寻求应对战略以回应川普全球贸易战所带来压力。
首先观察中国的应对策略。面对美方关税打击,中国迅速启动报復性措施,将自美进口商品的关税调高至125%,并强化内部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以缓衝外部衝击。儘管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成长放缓与通缩风险并存阶段,但过去6年的政策储备让其具备一定缓衝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极有可能透过「转运套利」方式,绕道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美国以削弱关税实际影响,然而,这些东南亚国家亦可能成为川普对等关税锁定目标。
其次,亚太区域国家如澳洲、印度、与东南亚诸国,也在密切观察风向。川普政策的急转弯让不少国家感到猝不及防。澳洲与印度在美中对抗加剧局势下,他们或将选择在特定战略产品与美国展开有限度合作以换取贸易让步。值得注意的是,澳洲即将在5月举行联邦大选,民粹压力将推动候选人採取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经贸立场;但选后若当选者理性回归实务,很可能会与美国快速达成妥协,以维繫市场稳定与外交平衡。
欧盟则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欧盟不愿轻易对中国关闭市场,但另一方面,川普政策也不容忽视。若欧盟选择在技术标准与数位税收等问题与美国妥协,并对中国採取更严格市场限制政策,则将成为川普心目中的「对中国对等贸易同盟」。这种选择虽可能在短期内换取免于关税惩罚,但长远来看,也会使欧盟失去在多边贸易谈判的中立地位。
拉丁美洲与非洲国家,虽非本次政策核心对象,却可能成为新一波贸易转向受益者。随着中国商品被美国排拒,其出口将重新导向至这些新兴市场,对当地产业带来改变。同时,美国若为对抗中国在全球南方影响力,可能会加大对这些地区与市场开放谈判力度以建立新的供应链同盟。
国际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值得深究。川普对中国商品课徵高额关税消息一出,引发债券市场大幅波动,美国国债殖利率飙升,美元贬值压力加重,触动全球资金市场。儘管川普为稳定市场而暂缓关税实施,但全球投资人已对川普政策的「可预测性」产生疑虑。
最后,不可忽视各国如何藉机进行制度性改革。正如许多观察家所指出,川普此次高举「对等关税」大旗,目的不仅是在对中国施压,更对全球现有贸易体制提出挑战。在这场关税风暴中,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国家,必定是善于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数位与绿色供应链、并迅速与美方建立经济互信的经济体。
综上所述,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也强迫各国重新思考自身的经济安全与战略定位。接下来的三个月,各国如何抉择与应对,将决定谁能在这场风暴后站稳脚步,谁又将被关税风暴浪潮所淹没。
(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辅佐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