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运用美国对全球发动关税战之际,试图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秩序重组关键时刻扮演领导角色。特别在全球南北差距长期存在并逐步扩大情势下,透过推动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试图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企图,并打破传统上由「全球北方」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秩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前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时,明确强调「全球南方」国家应该联合自强,以「开放包容、团结合作」姿态,抵制美国所主导经济脱鉤与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总统川普日前签署行政命令,将对中国特定商品徵收高达245%报復性关税,显示美国企图透过关税与供应链重组,深化全球经济的「南北」分裂,并削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在习近平的东南亚访问行程中,多次提及推动「全球南方」合作,积极倡议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推动自由贸易区升级,以及反对地缘政治对抗。这些国际叙事话语,反映中国的战略目标在于推进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地位。
从歷史视角观察,「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的经济分工,早在1980年代威利•勃兰特所领导的《勃兰特报告》已有详细阐述。报告论述全球经济的不平等交换结构,造成富裕的北方国家和贫穷的南方国家,形成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普遍南北分歧。由于北方国家透过掌握资本、技术和制度主导权,长期享受不对称利益,而南方国家则陷于资源出口、低附加价值产品生产的依赖模式,难以实现真正的经济自主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南方最大经济体,近年来迅速提升自身在产业链的位置,逐步从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型。不仅提高中国本身的经济实力,更提供其他南方国家学习和仿效的发展模式。习近平透过推动亚洲区域合作及与东协的自由贸易区升级协议,试图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共同体,以亚洲特有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来回应美国所引起的全球「不稳定和不确定」。
相较之下,美国推动「美国优先」高关税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压力,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却可能加速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美国针对中国进行关键矿物及产业调查,凸显希望藉由经济与技术封锁来抑制中国成长的意图。然而,这种手段却可能反使南方国家更加团结,选择与中国紧密合作,形成与北方国家对立的经济联盟。
综上所述,中国领导「全球南方」国家对抗当前因美国发动关税战而分裂的「全球北方」国家,例如欧盟与加拿大都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有所不满,成为当前地缘政治的合纵连横走向。若是南方国家能够真正团结一致,以有效的合作模式,打破长期存在的全球化不公平贸易结构,或许反而有机会实现《勃兰特报告》所倡议的,更加均衡与多元的全球南北发展格局。
(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辅佐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