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脱鉤「愚蠢至极」,辉达总裁黄仁勋会见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称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美国要求盟国和中国经济脱鉤之际,两人不约而同展现对中国市场重视,及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科技进步 看好中国市场
川普对各国祭出「对等关税」筑起贸易高墙,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中国原本就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川普第一任期开始对中国进行贸易战与科技战以来,美国与西方国家企图对中脱鉤,反而倒逼中国在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上加快脚步,建立更完整成熟及高端的供应链。
川普以更严厉且全面性的关税手段打击中国经济,胜败一时尚难预料,但已彻底改变国际地缘经济的面貌,美国压力下全球产业链布局不再只是「中国加一」,而是「唯一美国」或「中美双轨」的重组。无论怎样重组,中国制造是主要经济体与跨国公司不可能忽视的一环。
中国在这场新关税战中,已做好分散市场的准备,一方面拉紧与金砖国家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及区域经济整合如RCEP 等的合作关系,减轻美国市场萎缩的衝击,另一方面趁机扩大并稳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市场与持续的开放,为许多国家提供避风港,成为稳定全球化的基石。无怪乎,西方媒体无不认为川普「美国优先」自我孤立的关税大战,所造成的经济障碍与领导真空,正给中国带来歷史机遇。
不只是中国,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国家,都将在这一轮的全球化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以制造为主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及传统能源大国,都以美国市场作为终端。随着亚洲国家的崛起,市场规模与经济总体实力早已超过美国,以中国为引擎的亚洲区域经济大循环,将是美国闭关自守后全球经济的重心。这将牵动亚洲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变动,因此我们才会见到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的重新启动,及中印边境问题的和解。
川普善变混乱的决策、西方传统价值的自我放弃、美国的不确定性,让美国盟友头痛不已,不知道该如何在国际经济与政治领域与美国合作。不仅如此,美国的软实力也被川普快速消耗,人们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信心,对美国的旅游失去兴趣,对美元资产渐渐失去信任,美国政府公债遭到抛售。
川普善变 美国盟友头痛
相较之下北京却成为美国战后所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维护者,坚持多边主义,通过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解决衝突。这种维护国际社会规则的理念,不仅赢得南方国家的支持也同样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
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与趋势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产业将何去何从?台湾约14.4万家制造业中小型企业,雇用约200万员工。面对美国关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面对风险的能力远不如大企业与高科技产业,更不具备到美国设厂的能力,对于美国的高关税,除了分散市场外,如无政府补贴或辅导外就只有关门歇业一途。
即便大中型企业,面对高昂的设厂成本与人事负担,除石化等少数产业外,多数都还在观望,可能被迫减少美国市场占比,开始学习「没有美国」的国际贸易。留在台湾的企业已经如此,更别提在大陆深耕多年的数万家台商,必须更依赖大陆市场,赖总统「脱中入北」的号召根本是不切实际、闭门造车。过去几年台湾产业再怎么分散市场,中国占台湾出口比重还是有两成多,对于台湾的繁荣发展仍有重大贡献,台湾不应也不可能与大陆脱鉤。
事实上,不少台湾企业已经做出调整,根据市场就近设立生产链,中国绝对是他们布局的一环。即使是美国企业如苹果也不可能将生产链搬回美国,有人预估仅是关税战就让苹果手机价格翻倍,回美国组装价格将让一般美国人买不起。政府就算不能为企业开生路,也不能如盲人般引路。常言道,鸡蛋不要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是一个不太牢靠的篮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