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对等关税」的梦魇犹在,本月2日新台币兑美元匯率骤然大幅升值3.07%,让出口企业一阵心惊胆颤;其后虽经央行解释并非美国因素,但近几年来对美货品贸易顺差持续攀升,2018~2024年复合年均成长率高达48%,今年1~4月更来到97%,新台币升值的压力高度存在。在美国高对等关税、匯率夹杀之下,台湾产业将面临无处可逃的困境。
台湾为海岛型经济体,出口是带动经济成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而匯率与进口国关税又是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关键要素。1980年代初期,台湾对美出口快速增长,对美贸易顺差年年创新高。继1985年《广场协议》后,在美国政治压力下,1986年起新台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度升值。
1985年新台币兑1美元的匯率是39.85元,隔年来到35.5元,1992年甚至来到25.4元,产业界哀鸿遍野,工厂关门家数大量增加、新登记家数大幅减少、员工失业攀升,台湾出口和经济成长率从2位数掉至个位数,政府终于在1990年底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
台商赴大陆投资初期,运用「三来一补」方式营运,带动台湾上游原材料、零组件出口;另方面,台商亦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进行海外布局。与此同时,台湾电脑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填补传统产业外移后留下的空白,1990年资讯科技相关产品出口已占总出口9.4%,至2000年升至19.6%。
到了2002年,政府进一步开放笔电等产业赴大陆投资,资通信与电子产业接续外移,但半导体产业又接手该等产业外移后支撑台湾经济发展的角色,IC占出口比重从2000年的12.6%提升到2024年的34.7%。
回顾过去35年,台湾产业、经济虽然遭遇新台币对美元匯率升值等重大打击,但由于两岸经贸顺利往来,2009~2024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达12614亿美元,为总顺差7604亿美元的1.7倍,带动投资及经济成长。另方面,成熟产业外移,腾出的土地、水、电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给了后续新兴主力产业发展的机会,新兴主力产业陆续崛起接棒,维繫了台湾经济的繁荣发展。
至2018年川普政府升高与大陆贸易战,对大陆货品课徵高惩罚性关税,加上蔡政府鼓励台商回台投资,台商把部分产能移回台湾,造成对美出口与顺差快速增长。依据川普「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2018年台湾的税率仅17%,至去年攀升到32%,此即台湾当前遭受美国高对等关税的主因。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新台币升值压力双面夹杀,台湾产业几乎毫无因应能力,出口与投资等将遭受更胜于当年新台币升值的衝击。其一是相较过去传产外移后,个人电脑、笔电、手机、半导体等接续成为新兴主力产业,近几年来台湾缺乏新兴主力产业,新能源车辆、无人机、机器人等均付诸阙如。
其二是当年新台币升值后,台湾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台商同时布局东南亚,让产业有了转移生产基地的机会,并继续带动台湾出口。但现今对美主要出口国家无不遭遇美国较高的对等关税,台湾产业除了直接赴美投资,几可说是无路可逃。
其三是在分散市场方面,当年全球区域经济整合的风潮尚未兴起,海外投资可带动出口;而今台湾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之外,出口缺乏关税优势,海外市场失去竞争力。另外,在当前政府的大陆政策下,台商对大陆投资、出口受到阻碍,近3年对大陆出口均呈现衰退。
此外,多年来政府漠视传统产业辅导,包括汽车、自行车、工具机及纺织、橡塑胶等产业不断流失,支持经济成长的产业逐渐没落,成长动能受到斲伤。
较高的对等关税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才能换取较大的减让,政府当前最大的错误是寧愿牺牲台湾眾多产业与经济利益,而放弃运用台积电赴美投资这最有力的谈判筹码。面对「脱中入北」不知所云的政策,台商前途一片茫然,只能嘆声「天佑台湾」!
(作者为前经济部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