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下半年开始,主要因美国保守政治力量的反对,加上某些永续基金的绩效不佳,永续投资的真正价值难以被证明,美国有许多企业对永续发展出现迟疑、甚至放弃之前承诺的态度,颇让人担忧。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有作者指出,这是值得重视的「永续煞车」现象。
近年,永续发展浪潮席卷全球,重视环境保护、公司治理及公司社会责任的ESG治理,很不容易才成为官方、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的共识。现若「永续煞车」的行动逐渐出现,对全球永续治理而言,将是不小的挫折,必须高度关注。
台湾也出现此问题吗?很幸运的是,笔者查阅近期相关的永续规范,发现没有这类问题,台湾的永续作为仍持续前进。这包括今年正式徵收碳费,4月30日,某些企业必须缴交碳盘查报告书;经认定,符合碳盘查登录及查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企业、机构共有550家。其次,为加强永续资讯揭露,2026年公司治理评鑑将修正名称为ESG评鑑。此外,为接轨IFRS永续揭露准则,2027年3月,119家资本额100亿元以上的上市柜公司,必须公布2026年的永续年报,这也是台湾第一本永续年报的诞生。
台湾产业配合政府规范,永续治理作为持续进行。虽然没有前述「永续煞车」的问题,但当前诸多规范也让某些企业吃不消,深感压力繁重。对此,笔者建议,某些规范可以逐步及渐进推动,这能让产业较稳健地度过永续转型的新阶段。(作者为台北城市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