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核三延役的五场辩论值得两反思:情有爱憎,而憎者惟见其恶与爱者惟见其善,如唐朝魏徵的洞见;其次是尊重专业也与时俱进,因科学的垂直累积特性强而知识门槛高。范例是反方讲台前「疼惜咱下一代」看板暗示用核就没疼惜、旁放核废桶暗示其可怕。

正方多谈延役之优与澄清核安与核废,包括核三厂距離恒春断层 1.1 公里但耐震已达1.384g(台北101才0.3g)、海啸墙高达19公尺。福岛核事故主因不敢灌海水冷却,而台湾不会发生。核电厂使用40年是美国反托拉斯法而非技术限制。全球使用核电已70年,记取核事故教训而无重蹈覆辙,诸如AI等科技日新月异使核安更精进。低阶核废辐射剂量很低,高阶核废量甚少而不急着处理,因处理成本一直降,两者均控管而无伤人。

反方缺学习能力而一再重复质疑核安与核废,甚至要求保证零风险或担心「万一」,则可用同样逻辑质疑其他发电方式等风险吗?暖化、空污、光电板漂浮、车祸、新冠肺炎、风雨火灾、随机伤人等,风险均远大于核电核废;此双标心态反映偏激恐核。其实,人生无绝对安全,但谨慎驾驶可免车祸,我们不会因噎废食。国际标准化组织以「降低相对风险」取代「追求绝对安全」。

反方打悲情牌,说启用核三是伤害屏东人,其实相反:202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若美国关闭核电,取代的石化燃料产生空污可导致一年5200人死亡;2007年,医学期刊《刺胳针》指出每发十亿度电,燃煤杀死29人与燃气3人;燃煤电厂释出的辐射约为核电厂的百倍而废弃物约百万倍。但全球使用美式核电厂至今无一人因其辐射而亡。台湾废核而火电即增、伤亡更多、电价更贵、暖化与极端气候更严重。屏东用电哪里来?本位的高雄市长说要电自己发,则屏东设火电厂吗?健康的心态是社会合作而分担风险与分享福祉。

反方质疑延役核三而无核一与二。其实,核三厂是三座核电厂中最新的、专才留存最齐全、储存空间最大、才完成地震风险等最新评估。核一二则等以后。屏东人悲情地说已担心40年,不愿再担心了,故可理解,但尽是主观认知,他们大可不必「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因积忧成疾则平白自伤。

反方不知比较证据权重,例如反方提到福岛青年的来信说核事故导致300儿童甲状腺癌,但日本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均已澄清无关;谁的证据权重更大与可信?反方缺乏明辨思考而多「见猎心喜」。类此,赖政府不知与时俱进而紧抱核安核废牌;反核者阻挠核废相关钻探与立法,反而宣称我国无能处理核废。

追根究柢,恐慌之源是辐射,因若核电厂出事则辐射到处跑,若有核废则带来辐射。但世界充斥辐射,包括你我均释放辐射,台北的辐射(每小时0.062微西弗)高于兰屿核废贮存场门口(每小时0.018微西弗)。伤害与否的关键在剂量,国际安全规范上限一年一毫西弗(其健康效应约等同二十公克酒精、或四十杯咖啡)很保守,范例是诸如伊朗等一些地区环境剂量甚高,但无高的罹癌率。反核者就休兵吧。(作者为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核废 #辐射 #核安 #核电厂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