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今天刊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泉忠的评论文章说,「6.22公投」使香港主流社会与北京间的衝突处在主权移交17年来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比2003年50万人反「23条」和2012年的「反国教运动」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章说,主要的原因是「6.22公投」获得香港主流民意的支持与同情,而另一方面却遭北京当局全面的妖魔化。
林泉忠认为,如此的紧绷关系将引致双方更激烈的衝突,还是能有效缓解,取决于如何正确理解香港的民意。
文章说,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对「6.22公投」议题上、对香港民意的掌握,显然比北京来得到位与灵活,在北京与香港主流社会的衝突间扮演着润滑油的角色。只是面对普选议题,港府是否能继续有效发挥如此作用,拭目以待。
大陆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富商何柱国拥有的星岛日报则发表社论说,这次投票将令北京和香港泛民主派硬碰硬,为政制改革步伐添忧。
社论表示,这次有接近80万人投票,主办方准备以此作为政改角力的「民意武器」,但公投也令北京当局更觉得要(对泛民)处处设防;两股势力如果硬碰硬,势将增加政制发展触礁的风险。
社论说,如果公投结果导致北京和泛民都更加「企硬」,失去妥协机会,难免令真正希望香港民主有进展的市民失望。
香港信报也发表社评指出,几十万人投票,显示香港人对政制民主化的期望攀上了歷年来新高点。
社评提出,应实事求是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解读公投的78万投票,寻求一个有最大公民参与比例、具真正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以充分体现公民集体选择的真正意志的民主成分。1030630
#投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