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大指标分别为年纪、肝功能指数、C肝病毒量、病毒基因型、与肝纤维化程度等5项指标,作为肝癌风险预测因子。
台湾是全球少数C型肝炎盛行率超过3%的国家,国内至少有高达60万名C型肝炎感染者。
此预测模式为中研院研究团队对台湾本土1095名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长达15年的长期追踪,找出危险因子以及风险比重,以此建立肝癌风险预测模式。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PLOS ONE》。
团队成员、阳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李美璇表示,肝病是台湾人的国病,但随着B型肝炎透过新生儿疫苗全面接种,B肝对国人威胁逐年下降,尚无疫苗的C型肝炎威胁则逐年增加。
李美璇说,透过计算带有上述风险因子的分数进行加总,可准确地推估未来5年10年与15年内罹患肝癌的风险,准确度高达7成。
此长期追踪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肝功能指数高、C肝病毒浓度越高、病毒为第一基因型,或已经有肝硬化的患者,未来罹患肝癌的风险越高。其中,又以「肝硬化」的风险最高。
另个重要的风险因子是基因型第1型,在台湾主要是亚型1b。感染基因型1b的C肝患者,罹患肝癌风险,是感染其他亚型患者的1.85倍,也就是说罹患肝癌的风险增加8成5。
李美璇举例,有名56岁的男性肝功能ALT指数80、肝纤维化指标(AAR)比值大于2,有肝硬化,血液检测得到病毒,且感染的是较难治疗的第1型C肝病毒,风险分数会达到21分,预估未来10年肝癌机率超过5成,未来15年则达8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