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双方僵持至情势最紧绷之际,中国威胁要限制国内稀土产量,让全球科技厂商与美国军方大为不安。这16种稀有元素是目前高科技产业与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中国此刻祭出这项法宝造成的影响,远比美国领导人所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更重要的是,它牢牢掐住美国科技与军事的咽喉,可能让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逐渐落入下风。

不过,做为科技与军事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到底是如何把攸关科技与军事的稀土控制权拱手让给中国的呢?

据《防务一号》(Defence One)报导,中美的稀土博弈大约在1980年开始,当时美国的两项决定让中国获得掌控稀土产业的优势。一是让美国当时最大的稀土採矿与加工公司Molycorp将其稀土加工技术转移到中国,二是把稀土的开採与核能原料置于同一项管理法规之下。这两个决定让中国有了技术与设备大量提炼稀土元素,由于它是大陆开採铁矿的副产品,所以价格极为低廉;另一方面是美国稀土开採法规限制多,厂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此一来,美国稀土业者在15年内全部关厂。目前美国仅剩一个经营状况不佳、数度关厂又重开的山口通道(mountain pass)矿区,地点在加州。

报导说,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中国逐渐巩固其稀土业的全球统治地位。它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研究设施,中国研究人员在14年内相关专利申请总量超过了经营达半世纪的美国。北京更利用其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的优势,取得来获取美国相关技术公司的各种专用金属、合金、磁铁和综合稀土元件。

图为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矿,该矿场最早的设备与技术都是整套从美国来的。(图/美联社)
图为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矿,该矿场最早的设备与技术都是整套从美国来的。(图/美联社)

更糟的是,1995年美国国会批准中国买下Magnequench公司和GA Powders的股权,前者是美国技术能力最强的磁铁制造商,多种产品用于军方的先进导弹当中,后者则是稀土磁粉生产商。这两家公司与中国官二代合作下在大陆快速发展,7年后就把美国厂关闭,结束了在美国生产用于尖端武器的磁铁。

1998年美国国防储备库存卖了最后一批稀土战略储备,还让少数稀土业者进行整合,最后关掉德州厂,把设备全部移到大陆与内蒙古合资进行生产。2002年,Molycorp关闭了美国最后一个稀土矿。它在2010年左右重新运营,5年后再次关闭,在今年再次重新启动。

报导指出,美国领导人显然不了解这些材料的战略意义。目前占全球80%供应量的中国打算减产36%,而且不能出口。许多稀土产品价格应声而涨,其中更稀少的品种可能在5年内涨价一倍。

五角大厦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美国军方担心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将成为「重大而且不断增加的风险」,不过白宫与国会似乎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认为私人採矿业会快速投入以弥补缺口,但是依美国现况,取得矿权到进行开採通常要7至10年时间,重要的是,由于不知何时贸易战会结束,基于过去的经验,没有哪个私人企业愿意投入稀土业。

报导说,中国已经完全掌控了稀土业的80%的原料与几乎所有的加工设施,美国政府也曾在2010年研究过,如果稀土业要重启炉灶,大约要15年时间。美国的科技公司不会等待这15年的供应空窗期,按过去日本业者的经验,业者会将工厂和相关技术转移到中国去生产。

因此,报导做出结论,美国立法与行政部门必须尽快有所动作。中国虽然强调这只是对稀土产量进行调配,但其中的精细技巧已表明这次是全球都会受到威胁。8年前在日本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在美国发生。

文章来源:China Is Beating the US in the Rare-Earths Game
#稀土 #导弹 #科技 #军事 #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