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神盾反导系统试射

美国海军近年在欧洲加强部署以对抗俄罗斯扩张,又积极在亚洲印度太平洋进行常态性巡航与演习,舰队任务编派上已捉襟见肘。美国首任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上将(‎Admiral‎ ‎Philip S. Davidson‎)认为,为降低海军超额任务,同时应对中国在南海岛礁建立起的「导弹长城」,美国海军应该在太平洋地区建立陆基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做为对策。

据《环球网》报导,戴维森近日对媒体表示,中国在南海的那堵「沙墙」已经转变为用防空导弹武装的「导弹长城」,迫使美军不得不接连退让。而作为应对之策,他主张美国也应该针锋相对地在该地区部署同样的「反导之墙」。

戴维森说,美国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海军」,海军多次呼吁将舰队从如今的286艘增加到355艘,但随着中国舰队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几年,舰艇数量不足将成为更大的问题。」

报导说,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太平洋地区拥有更大规模的舰队」对于美国海军而言正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美国海军此前已经改变战略部署,将60%的舰艇调往太平洋,导致美国海军在应对大西洋上活动的俄罗斯海军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星条旗报》指出,即便获得较多的资源配置,在东亚地区部署的美海军第七舰队在应对日益活跃的中国海军时仍疲于奔命,也因此造成一系列难堪的撞船事故。

美国《防务新闻》则认为,戴维森「打造更大规模舰队」的企图很可能落空。因为美国总统川普己将国防预算从2019年的7190亿美元猛降至2020年的7000亿美元,耗资巨大的美海军造舰计划很可能在削减军费时被牺牲掉,这将让美国海军面对快速扩张的战略对手时显得相形见绌。

报导说,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更多舰船以对抗中国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弹道导弹防御任务从海上的神盾巡洋舰和驱逐舰转移到陆地上,让美海军舰艇从过于繁重的反导任务中解脱出来。这也意味着未来美海军神盾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将装备更多的「战斧」巡航导弹或LRASM反舰导弹,而不是「标准-3」反导导弹。同时这些战舰能在广阔的太平洋机动作战,而不是困守在需要保护的城市附近。

报导强调,神盾系统的最初目的是保卫舰队免受苏联导弹的大规模攻击,冷战后开始偏重反导,如今中国军队的崛起使这种威胁「重新復活」。换句话说,美国希望亚太盟国部署更多的陆基反导系统,让腾出手的美国海军能更专心地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中国海军的挑战。戴维森特别称许日本的做法说,近期日本已花费20亿美元购置了两套陆基神盾反导系统,预计在2025年投入使用,未来它们将与舰载反导系统连接起来,对来袭导弹提供更深层次的防御。

文章来源:美欲在亚太打造「反导之墙」 防御反舰弹道导弹
#印太司令部 #陆基 #神盾系统 #反弹道导弹 #导弹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