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拥有巨大火炮的战列舰被认为是海战致胜的关键武器,但是随着时代与科技发展,军事理论家们认为航空母舰的时代可能将逐渐远去,或者至少是航空母舰战略产生大幅变革。未来趋势将转向以较小载体搭载为数较少的战斗机、电子战机与无人机,而非使用现在这种愈造愈大的战斗平台。
大型战舰决定海战胜负的迷思在二次大战达到顶峰,当时日本建造了大和舰,德国有俾斯麦战舰,英国与美国也都参加了这场巨舰竞赛。二次大战前巨型战列舰甚至成为国家力量的象徵,犹如现在的航空母舰,日本的评论甚至将大和舰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相提并论,不过歷史最后证明它们都只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庞大怪物。
《国家利益》在一篇专文中指出,日本在二次大战期间对航母也非完全瞧不起航空母舰,他们认为航母舰载机可以担任海军炮火的侦察员,能保护战列舰免受战机攻击,不过这仅是辅助性角色,因为日本人认为战机终究比不上大口径火炮的威力。这些观点后来证明是错的,战机火力虽然不如大型火炮,但火炮的攻击范围却比不上战机,而且战列舰上的防空火炮根本阻拦不了一波又一波的战机攻击。
不过,文章说,新技术的发展颠覆了航母战术走向,航空母舰在战后独霸了70年的局面即将改变。火力的射程不再是航母舰载机独有的优势,现在的反舰导弹可以在数百海里外准确命中舰艇,其射程甚至高于舰载机的航程。此外,巡航导弹与高射速电磁炮等远程武器更是大型航母难以防御的巨大威胁。
此外,航母舰载机所面对的防空火力亦有大幅跃进,在美军神盾舰上的SM-6导弹原则上可拦截240公里范围内的战机,而中国和俄罗斯的导弹驱逐舰───如泸州级或基洛夫级───能装载类似射程的S-300防空导弹,其他类型的护卫舰基本上也有各种精密的防空导弹系统。甚至岸基导弹如俄罗斯S-400,其超长射程也能在岸上对数百公里外的战机进行拦截。
报导指出,因此像大和舰这种当年显得荒唐的超级战舰,现在反而可能还有一席之地。美国海军长期以来一直在试验武库舰(Arsenal ship)的想法,它是相对于航母来说较小的平台,可能装置多达64具导弹发射器,能快速发射大量巡航导弹。而且船舰愈大,武器容量就会愈多。最近中国还实验在两栖登陆舰上装置雷射武器,让这种武器库概念船的新功能得以扩展。最后,这种船可以重新引入重装甲,而多数反舰导弹都使用穿甲能力有限的高爆炸弹,因此这种舰艇可能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的最佳选择。
另外,武库舰能携带更多导弹,其武力覆盖范围必定大于一般导弹驱逐舰,这种概念已经在美国福特级航母上呈现出来。
话虽如此,现在要论断航母的末日可能为时过早,许多可以威胁航母的武器仍需要战机才能发挥作用。像锆石(Tsirkon)这样的巡航导弹虽然可飞行500海里,但是它的载运平台无法侦测这么远的目标。美军舰载雷达通常有100海里侦测范围,潜艇雷达范围更小,若要调动军用卫星,在协调与部署上都会是多数海军的噩梦。可以使用无人机之类的长距离侦测平台为辅助,更可以降低成本。最后,舰载战机还可以增强舰载防空系统,为战列舰提供空中掩护。
综合上述,未来航母可能是相对体型较小的舰艇,搭载无人机、电战侦察机与战斗机。其作用将类似于目前担任中央打击平台的辅助战舰,如此一来倒像是回到一次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航母概念,亦即为大型主力战舰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功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