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已公开对外徵集应对高超音速武器威胁的「创新解决方案」,而由于美国担忧俄国与中国正在部署的高超音速武器对其导弹防御系统与航空母舰已构成重大威胁,因此要求新开发的拦截装置必须在2020年就进行测试。
据《权威战士》(Warrior Maven)网站报导,DARPA将这种先进拦截器称之为「反高超音速」(counter-hypersonics)装置,它是用来对抗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滑翔载具的拦截器。
高超音速武器是一种由弹道导弹助推的高空滑翔武器,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丁所指将在今年部署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声称是传统导弹防御系统无法防御。而中国与美国也正在开发类似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
报导说,DARPA徵求对付这种滑翔载具的技术,并希望在2020年进行测试,如此急迫的主要原因是高超音速载具能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能突破航空母舰的防御体系,更令人担忧的是,它可以用常规弹头就能打击高价值军事目标,例如美军的洲际导弹发射基地,而这些目标以往被认为只有核武器才能摧毁。
报导指出,DARPA希望这种应对高超音速技术必须是「创新的解决方案」。这话说起来轻松,现在要击落弹道导弹就已经很难了,若要击中高超音速滑翔载具,可以说难上加难。
简单来说,滑翔载具不会像洲际弹道导弹穿出大气层,它是在大气层边缘利用空气稀薄阻力极小的环境将载具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这种高速使它在进入大气层后不易被用于防御弹道导弹的雷达侦测到。洲际弹道导弹是在可预测的路径上以23马赫穿过大气层进行攻击,但是高超音速滑翔载具本身具有机动性,使得拦截器更难以击中它。拦截弹道导弹常被比拟作「用子弹击中子弹」,那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这颗子弹还会闪避,就知道要击中的难度有多高。
报导说,反超高音速拦截器遇到的问题比弹道导弹更多,最大的问题是它还有机动性,它很难被追踪,因此无法规划拦截路线。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工程师纳科吉(George Nacouzi)表示,在现有大气层内拦截系统来说,高超音速滑翔载具的飞行高度太高难以侦测,而对远程预警雷达而言,它的飞行高度又太低,很难早期探测并跟踪。
纳科吉认为,要击落高超音速载具或许可以使用密集部署的侦测系统,搭配高性能拦截器,以后也可以考虑用雷射炮之类的高能武器。美国已经开发拦截弹道导弹的类似解决方案,但它们还有缺点:雷射的效能会受天候影响,做为侦测系统的武装无人机或飞机不断在别国上空盘旋更可能引发战争。
当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军控专家阿克顿(James Acton)认为,虽然速度很快,高超音速武器仍可能被反导系统摧毁,例如目前已经部署的「萨德」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问题在于萨德是用于保护小范围特定区域,如果要覆盖整个美国,经费上太过昂贵。
报导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完全阻止高超音速武器似乎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只是降低它的命中机率,反高超音速拦截器还是有相当价值。DARPA发出的通知已表明,关键是在威慑力量,要让对手在任务成功率上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反高超音速防御并不一定要摧毁每一个来袭的滑翔载具,而要让对手不确定哪些滑翔载具可以躲过拦截。就像防弹衣只能阻止50%的子弹射击,但开枪的人无法确定子弹是否会击中重要部位。
报导最后说,这种观念正是冷战以来核子威慑最重要的战略理论基础,亦即第一次核攻击可以摧毁敌人的大部分核导弹和轰炸机,但发动攻击者无法确定对方是否会留下足够的核弹来进行毁灭性的报復。然而,导弹防御最大弱点是攻击方需要的进攻武器成本要比防御方的拦截武器成本低得多,高超音速导弹防御是否合乎经济要求,恐怕还有待观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