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双方目前正积极推动在4月底举行「习川会」以完成中美新的贸易协定,谈判人员正努力敲定协议文字与执行方式。目前已知川普将把关税威胁手段明载于协议中,以确保中国大陆在未来会确实执行协议中所同意的承诺。不过这种保障兑现承诺的执行条款已经在美国商界引起担忧,他们认为如此一来贸易战并未真正结束,未来美国可能随时再发动惩罚,贸易战导致不确定性与因之而来的经济损失仍将持续下去。

美媒《纽约时报》分析称,儘管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但有一点已日益清晰:川普政府将继续保持对北京的关税威胁,以确保其能实现协议中的承诺。但是一份由美国最大的商业游说团体发表的报告显示,川普政府保留的关税手段实际上正在损害他想保护的产业。

这份由美国商务部和研究公司荣鼎谘询(Rhodium Group)撰写的报告说,川普对价值2500亿美元大陆商品所徵收的关税正在侵蚀美国资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如果关税持续生效,10年内将使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至少减少1兆美元。而在2018年,美国的GDP约为20.5兆美元。

文章说,商界及国会一直对川普的关税手段持批评态度,但如果川普的贸易战能带来所需的变革,他们愿意承担由此付出的代价。许多行业的高管表示,他们支持川普重置经济关系的努力,美企业界长期抱怨中国大陆所给予不公平待遇。但川普的最后协议是否能达到美国企业需要的改变,还很难说。

美方一直在推动中国大陆进行实质性改革,虽然大陆也修订外商投资法,但实际上似乎并没有足够的意愿按此路线进行。美国专家们认为,协议上的文字过于宽松,只是指出改革方向,而川普宣称,如果没有达到他要的目标,他会调头就走。

不过川普也担心股市因美中谈判延长而持续下跌,他必须在2020年大选前控制经济受损程度。也因此共和党议员与美国商界担心川普可能会接受一份较软弱的协议,其中除了大量採购石油气与大豆之外,在更重要的结构性改革领域却只有含糊其辞且难以兑现的承诺。

《纽时》指出,前几天川普称讚中共「非常负责、非常讲理」,未来3、4周就会会有关于中国大陆的消息。曾任川普首席智囊的班农(Stephen Bannon)说,这个关头上很容易由胜转败,如果只是集中于商品採购的协议,先前累积的优势就浪费掉了。「以前大家不认为川普会达成谈判,后来他做到了」,但现在,「你可以把这想法丢掉。」

原本要在3月底进行的高峰会因为降低关税与执行协议出现分歧而延后,谈判人员现在怀疑中共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美国仍坚持要在执行条款上保留徵税权力,但这也可能阻碍最终协议的达成。中共希望美国取消已徵收的所有关税,但川普曾表示,即使达成协议,美国也可以保留一些关税。但如果因此问题而迟未能获得结日,白宫也可能为了尽快达成协议而妥协。

文章表示,中国大陆最近的气氛变得很积极,方媒体表示,财政部长努钦和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与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通电话时,在协议文本上「进一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可能预示着会谈的已将近结束。

文章来源: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加时赛,美国将保持关税威胁
#习川会 #关税 #贸易谈判 #执行条款 #荣鼎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