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华人政治学者杨力宇教授因病逝世,有关当年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会见时的一段「一国两制」谈话再度受到注意。目前正值大陆声称将对美售台F-16战机予以强烈回应,若重新回顾邓小平对杨力宇谈话的歷史可以发现,美台军售虽然是两岸之间极敏感的问题,但当年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邓小平并未反对,甚至还极具远见地主动提出以表善意。不过数十年来中共对此绝口不提,但也不公开否认。多年来中共在美台军售问题上不断地紧缩并造成两岸关系紧张与挫折,足证邓小平在两岸政治上的远见、胸襟与务实态度,确实值得其后的政治人物多多揣摩。
与两岸关系发展有重要歷史渊源的前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虽常年在美国任教,却一直在许多国际与学术场合大力支持台湾,并以务实的态度结合以海外学术界的力量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当年他获权势如日中天的邓小平接见并非与邓有什么个人关系,而是纯粹歷史机遇促成。邓1983年会见杨力宇时对他并不熟悉,当时中共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希望能缓和两岸紧张情势,但「叶九条」却被蒋经国拒绝。其后蒋经国健康恶化,邓对两岸关系的迫切感加深,其「一国两制」构想亦成形,正思考以何种方式公布此一构想。当时邓决定绕过组织名义,直接由他个人来发布讯息,发布时的谈话对象排除了台湾、大陆两边的人选,还要求有华人身份、长期关心且熟悉两岸议题,以及在国际华人社区有影响力,最后依幕僚建议选定将到北京进行学术交流的杨力宇教授。
邓在与杨力宇谈话中释出「一国两制」构想,后来成为中共数十年来对台政策方针,此构想刚被提出时只是邓的想法,直到落实为政策时已为适应现实需要而有些改变,甚至在执行上亦因两岸情势变化而愈掐愈紧。而「层层加码,寧左勿右」则是全球官僚体系的通病,两岸似乎也不例外。
依据杨力宇对邓小平谈话的记录,「一国两制」的内容有5个部份:1.统一后台湾维持原有社会经济制度,中共不干预或监督台湾的内政与军事,双方不搞损害对方的活动,台湾军队将可向外国购买武器维持自卫能力;2.台湾维持独立的立法权;3.台湾维持独立的司法权与司法终审机构;4.台湾将保有护照、签证、与外国签定某些协定等外事权,维持独立的对外经济关系;5.台湾可使用其特有的旗帜及「中国台湾」称号。这些内容后来被中共官方总结成后来广为人知的「邓6条」,但不包括「台湾可对外购买自卫性武器」这条内容。
杨力宇此后曾数次前往大陆访问与学术交流,却未再见过邓小平,他在许多学术与两岸交流场合中经常提及与邓的「一国两制」谈话,甚至含蓄地批评有些对台官员在处理对台政策时一些「左」的想法与做法,却因此遭致中共官员讽刺为「言必称希腊」(毛泽东批评党内「教条主义」的用语)。其中杨最常提到的便是外事权与美台军售,从这些年来两岸交流正常化所产生的各种磨擦之中,也就这两件事最为突出。
多年以来,中共在国际组织上的优势力量确实几乎把台湾都排除在外,理由是台湾民主化之后的执政党经常以参与国际组织来彰显台湾的主体性,并用来操作重大选举。而在美台军售上,中共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有赖于与美维持和谐关系,虽不满美对台军售,却也无能为力,仅只于表达反对与呼吁美国遵守三个联合公报之类的外交辞令。但随着台湾民主化,北京对台湾独派势力发展忧虑渐增,而且自身经济发展与国际影响力扩大,对于歷次美台军售的反应便愈来愈强烈,而这也是自老布希批准160架F-16战机的军售以来,美台军售几乎陷于停顿的重要因素。自川普上台后,美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台军售方式有不小改变,华盛顿经常拿台湾议题做为要胁北京让步的手段,军售便是其中最明显的项目,美方高级官员甚至更毫不避讳要拿台湾问题当作与大陆谈判的筹码。
两岸目前情势与中美台关系的发展,显然不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时所乐见。此刻回顾邓小平与杨力宇有关谈话,有助于提供两岸人士共同思考「一国两制」此一世纪政治工程的未来发展,它恢宏的胸襟与务实的态度值得两岸中国人仔细琢磨,「一国两制」不是死的教条,必须本其和解、务实、共同发展的精神来思考中国的未来,依实践的经验来调整做法并充实内涵,才是两岸与全球华人之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