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从参「乱港」活动而遭北京整肃的国泰航空,股价自今年的高点至今已滑落22.81%。近日又有传言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已开始收购国泰的英国大股东太古集团手中的国泰航空股份,预备逐步增加对国泰的掌控权。针对此一传言,国航独董接受媒体採访问时公开表示:「不可能」、「国航暂无收购国泰的议程」。不过无风不起浪,国航可能收购国泰的传言其来有自。
《南华早报》报导指出,有传言称国航欲收购国泰,挤走国泰目前的英国大股东太古集团,以增加对国泰的掌控权。但国航的独立董事许汉忠对此表示,任何改变国航持股比例的行为,会对外国投资者释放错误信号。「现在大陆内地公司以不同形式参与(到香港的经济),但这并未意味着要取代任何人。」「据我所知,我不认为这(收购国泰)在议程之中,不可能。」这种表态方式留有余地仅在股权问题上打转,避开了北京对国泰的政治盘算。
据陆媒《观察者网》指出,2006年国泰、国航以及香港港龙航空三家航司之间的股权交易方案敲定后,港龙将成为国泰全资子公司,而国航和国泰则通过交叉持股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股东。三方股权重组后,目前太古集团目前拥有国泰45%股权,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国泰拥有国航18.13%股份,而国航持有国泰股权29.99%的比例是受限的,国航与太古持有的国泰股份的限制只能对方同意情况下才能超越。
近年由于由太古集团执掌下的国泰风波不断,在燃油的对冲操作上,让国泰在2008年之后的5年内亏损高达256亿港元(约1032亿元台币)——这是国泰自1946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连年亏损。后来经歷3年重组与整顿,终于在2018年转亏为盈。
不过近期的香港反送中抗议,却让国泰又陷入「乱港」的风暴之中,有多起国泰员工参与示威抗议,或为示威者提供讯息或鼓动员工发起抗议,其中还包括有多起机上氧气瓶被恶意排气等违反飞安事件。而北京则为此要求所有飞越大陆领空的国泰机组人员都必须列清名单,名单全部获得同意后才能执行空勤任务。不久国泰又被要求对参与示威的国泰员工解雇或停职,行政总裁何杲、顾客及商务总裁卢家培也宣布辞职,半个月内董事局主席及常务董事史乐山(John Slosar)也跟着下台。
国泰在这波史无前例的对内大砍高层主管人事的行动中,很明显的是受到来自北京的压力。外界有分析称,国泰参与反送中示威可能还不只目前已曝光的部份,在北京掌握的情报中,国泰涉入示威活动太深,如果不彻底斩断国泰背后出资者对香港反对政府活动的支持,香港将永无寧日。因此,要求太古集团整顿人事只是刚开始,如果国泰仍涉入香港政治运动过深,直接以政治力量逼走英国资金并由大陆接手,则是不得不然的选择。市场上传言国航可能接手国泰,也是因此一思路而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