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建政70周年来最盛大的阅兵中,超音速无人侦察机「无侦-8」首度公开亮相,吸引了西方军事专家的目光。
儘管这次阅兵首度公开了多款先进军备,但《航空家》(Aviationist)网的分析认为,其中最神秘的,就是通过校阅台前的两架三角翼「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这款无人机似乎由双发动机推进,并装备了看似强有力,并能收放的起落架,这显示它能重复使用。
「战区」(The War Zone)网认为,这两架展示机并非模型,而是真机。
它的外型有点像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的D-21,同样有三角翼,但机腹没有垂直安定面,两个垂直尾翼位于主翼两侧,以增加高速飞行的航向稳定性。
「无侦-8」的气动布局,加上机身有两个挂鉤,显示它可能是透过轰-6N,或其他大型飞机在空中发射。而中国大陆官媒《环球时报》也引述军事分析家的话说,它很可能是透过轰炸机或运输机在空中发射。
分析指出,轰-6N与轰-6K最显着的差别之一,就是它彻底移除了弹舱,在机腹增加了有硬点的半凹槽。先前「战区」网的分析认为,这凹槽很可能用来搭载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东风-21D空射型反舰弹道飞弹,也就是CH-AS-X-13作为主要武器,可能会对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军舰,尤其是航母构成严重的威胁。不过,如今看来,这凹槽也可能用来挂载「无侦-8」。分析认为,「无侦-8」从H-6N发射后,总航程可达1,500英里(约2,414公里),侦察范围可涵盖南海的广大区域。
另外,它可能抛弃了既复杂,又不可靠的衝压喷气发动机动力,改採液体火箭动力推进,航速可达4马赫至5马赫之间。
据说「无侦-8」是靠涡轮衝压交替发动机(Turbine-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TBCC)推进,在相对低速飞行状态下时,它是靠涡轮扇喷射发动提供动力,不过当速度达3马赫时,就会转靠极衝压发动机推进,将速度增加到极限。但值得一提的是,「无侦-8」并没有任何进气口,这意味着机身上的两具发动机并不需要吸气。此外,它的喷嘴和液体火箭发动机,还有混成火箭发动机上的相似。
也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无侦-8」用的是小型开放式循环液体发动机,或是新型发动机。
另一方面,据《环球时报》报导,中方专家说,具备隐形性能的「无侦-8」能提供比卫星更可靠的侦察数据,不必等卫星循轨道到目标上空才能侦测,而能靠轰炸机或运输机机动投放,灵活有效地突防敌方防护严密的战略战役目标,利用配备的侦察设备,获取高解析度靶心图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