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宣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全球媒体与专家评论大量涌出,但鲜少有如身兼美国经济学家、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那样鞭辟入里且趣味横生。他在《纽时》的专栏中说,贸易战鲜少有胜利者,但有时会有失败者,而唐纳.川普绝对是个失败者。
克鲁曼说,当然,川普和他的团队不会这样形容与大陆达成的临时协议,他们声称这是胜利。但现实情况是川普政府几乎没有实现任何目标,因此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宣告胜利后的溃败。而且中共对此情况完全清楚,正如《纽时》所报导,中共官员对于强硬谈判策略的成功感到「难以置信的欢欣雀跃」。
他指出,首先,川普想大幅度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经济学家或多或少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目标,但在川普的想法中,当一个国家「卖的多、买的少」就赢了,对此没有人能说服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任职期间,贸易逆差不减反增,从2016年10月的5440亿美元增加到次年10月的6910亿美元。
虽然川普不太看得起农产品在降低逆差上的作用,但这次和中国大陆达成贸易协议的主要实质内容却是:大陆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
其次,克鲁曼指出,川普的团队还希望制止大陆成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然而新协议虽然包括保护智慧财产权的承诺,但未触及大陆产业战略的核心,即中共庞大的产业补贴政策。
从广义上讲,川普被宏伟的妄想所蒙蔽。压制一个辽阔且自豪、经济完备并在某些方面比美国还大的国家,美国永远不可能成功。何况美国同时还疏远其他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本可以和美国联手向中国大陆施压,促其改变经济政策。很显然地,川普的策略不如他们所吹嘘的那样有用。
克鲁曼指出,贸易战以来,中国大陆出口价格未变,美国消费者负担大幅增加,大陆的报復严重打击美国出口商,农民也更为艰苦。虽然总体经济还在成长,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显然正在损害制造业和商业投资。因此,这就是为何说川普是宣布获胜后的全面溃败。
川普的贸易失利可能造成政治上的伤害,很多美国人还是会听信这一套把戏。投票主要反映的是经济走向,不论过去如何,只要近期有所好转就行了。实际上,做一番愚蠢的事,然后在大选前一年停止,可能是个好的政治策略,也可以当作川普贸易战的一个合理总结。
至于美国要为这场贸易战付出什么代价,克鲁曼认为,代价是长期的。川普反覆无常造成的商业不确定性会持续,他在贸易上的胡搞损害美国的声誉。
另外,美国的盟友现在懂得不要信任美国,例如加拿大莫明其妙被加徵关税;美国的竞争对手也懂得不用惧怕美国,例如北韩可以一边奉承川普、一边制造核武器;中国人更摸清了川普的斤两。他们都知道,川普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在用政治上会给他带来伤害的方式对付他时,他会退缩。
克鲁曼感嘆道,这些东西很重要。美国有一个既不被盟友所信任、又不被外国对手所惧怕的领导者,将会降低我们的全球影响力,这一迹象才刚刚开始显现。川普的贸易战没有实现任何目标,但它成功地让美国再次筋疲力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