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序即将进入高温的夏季,目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是否会因此而被遏制?大陆中国科学院专家表示,气温升高不利病毒存活,但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与接触传播,因此在病毒传播上受气温影响较小。例如南半球目前处于夏季,但仍有疫情发生,最终的情况还要进一步观察。

包括锺南山在内的大陆多位防疫专家表示,气温升高确实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因此外界寄望着夏季一到便能使疫情受到遏制。但现进一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的情况。

据《人民日报》报导,高温对病毒影响的实际情况可能不如许多人预期。今天下午大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大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指出,气温升高时不利于病毒存活,但因病毒传播方式的不同,要对病毒进行区分。

施一说,新冠病毒具有囊膜,病毒颗粒形状近球形,对热是敏感的,对紫外线、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等都敏感。但是,目前普遍都认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受气温影响会较小些,例如南半球天气炎热,但仍然有疫情发生,最终情况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

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亦曾指出,今年夏天不可能完全清除病毒,目前南美洲、非洲、东南亚都开始出现疫情的爆发,如果按照现在的数学模型来统计,要在今年的夏天把病毒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

张文宏说,不仅今夏清除不了病毒,11月后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一旦进入冬季,冠状病毒的复制能力也会增强,下一波的疫情可能就会在11月份左右到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称新冠病毒受气温影响小#】
#新冠肺炎 #武汉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