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传闻明末杀人魔张献忠曾在四川岷江「江口沉银」,在2017年由大陆考古学家进行大规模发掘后,果然掘出包括大量金饰银锭在内的3万多件文物,证实此一数百年的传说为真。但是另一有关张献忠立下「七杀碑」的传闻却一直未能证实,歷史与考古学家认为,歷史虽有张献忠杀人如麻的记载,但当年史家多配合清朝的政治需要,记载内容多有夸大扭曲之嫌,若以周边相关证物研判,「七杀碑」很可能为后人附会之说,实际并不存在。
「七杀碑」的传说由来已久,传说指张献忠入川后不仅杀人如麻,还以杀人为乐,想出各种凌虐的杀人方式,甚至于在他杀人的地方立碑,碑上刻文:「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此一说法透过许多民间戏剧与章回小说的舖陈,让后世不少人相信真有张献忠「七杀碑」的存在。
据清史学家的记载与实际考古发掘所得,张献忠确实立过「圣谕碑」,但碑文与「七杀碑」有不小差异出入。这个于1934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四川广汉发现的「圣谕碑」上刻有:「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据此推论,后世传说的「七杀碑」碑文可能是衍生自此,加上张献忠杀人如麻的戏剧化描绘而成。
张献忠处于明末天下大乱流寇四起的年代,他与闯王李自成兵分二路,李自成攻入北京,张献忠则取两湖而入川。张献忠本意是四川作为根据地,重演隆中对策略,天下有事则坐山观虎斗,天下大势已定则举蜀而降,可谋封王侯。因此入川初期着力经营,但清军入关后形势丕变,张献忠自觉称王无望,与四川境内各股残存势力相互杀伐不止,于绝望之际性情愈加残暴,有关其杀人如麻的传言不胫而走。
而清军入川之初即已成功击杀张献忠,但四川内外交通不便,清军此后又花了十多年才逐步肃清张献忠残部。而此时四川从明末至清初歷数十年战乱,早已十室九空,据统计,全川底定时,人民总数较崇祯初期少了9成以上。清军平定四川后,全国才算统一,朝廷着手修撰《明史》,当时为推卸平定四川时的杀戮,因此将人口大量减少的责任推到张献忠身上,《明史》甚至引用绥寇纪略》、《蜀碧》等野史,指称张献忠杀了「6万万人」,而明朝最盛时期全国也不过6千余万人口,明显过于夸大。但张献忠做为中国史上最着名杀人魔王的地位却因此而建立,透过民间戏剧的推波助澜,「七杀碑」之说便成为民眾坚信不移的歷史传闻。
这段歷史的相关研究一直到中共建国之后才略有改观,主要原因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身份与中共所宣传的工农兵形象有类似之处。在中共政治力量推动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史学研究却矫往过正,将张献忠描述为杀贪官、开仓赈济灾民的农民起义英雄。此外还考据并重修了四川梓潼的张献忠家庙歷史,每年还为张献忠举行祭祀典礼,称其为农民革命领袖、军事家甚至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这种现象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较为客观的研究,改变了一些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史学观点。也因此有许多台湾人到四川后,发现大陆以前还曾为杀人魔举行祭典,惊呼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受到不同朝代政治需要下的史观差异造成的扭曲现象。张献忠做歷史上因乱世而起的草莽流寇,却能受到两个相距数百年的朝代做政治利用,恐怕是史上仅有的例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