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上欧盟领导人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协议,宣布将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个在大陆官方媒体大力宣传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却让一般人摸不着头绪,「地理标志协定」是什么?为何这时签此协定这么重要?简言之,此协定是谈判长达8年的中欧投资贸易全面协议的一小部份,因此重要的不是地理标志协定本身,而是中欧「签署」协定在政治上的意义。
从协定的内容与谈判歷程来看,《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是属于智慧财产权协定下的一部份,用以界定商品与「地理标志」(或地理标识)的关系,这类标识起源于法国葡萄酒酿酒业,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是农特产品与工艺品,例如慕尼黑啤酒、爱尔兰威士忌、帕玛森乳酪等,都是加了地名的特色商品。因而这次宣布签署协定后有评论认为,此一协定受益最大的是本次被列入受保护商品其中之一的郫县豆瓣酱,而类似郫县豆瓣酱的商品对中欧全面投资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如何,那就不言可喻了。
从地理标志协定的谈判歷程来看,该项谈判是全面投资贸易谈判中智慧财产权项下的一部份,都是在2011年启动谈判,歷时8年后在去年底达成协议宣布结束谈判。陆媒表示,此协定是大陆对外签署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准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既然这个全面投资贸易协定下的一小部份都算近年来中欧间第一个重大贸易协定,可见得中欧这么多年的谈判成果除此之外实在乏善可陈。而且此项谈判早在去年底完成,宣布要签署协定也只是形式意义,并非这次中欧峰会的成果。
但在目前国际政治形势下,习近平在中欧峰会不能没有成果,大陆现在被美方极力挤压,必须在国际政治上透透气,找到有足够实力的政治伙伴并获得支持,而欧盟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在国际上有不下于美国的影响力,是大陆在对抗美国时必须争取支持的最佳伙伴。想像一下,如果这次峰会上没有达成足以向国际展示的协定,又被欧盟在人权问题上一阵批评而毫无共识,那会让美国及「五眼联盟」等国际反中阵营何等振奋?中国大陆在新冠疫情之后面临的国际形象劣势又会受到何等的衝击?
大陆的欧洲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也对媒体表示,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有3个意义:1.在疫情衝击下,中欧经贸关系持续发展;2.中欧智慧财产权谈判有积极进展;3.美国对中欧此项谈判施加的干扰未能奏效,中欧关系发展不受美国影响。显见协定签署的不在纸上,而在国际政治宣传上。
总之,陆媒如此吹捧地理标志协定,其重要性并不在协定本身,而在于此刻与欧盟签署协定的政治意义。在美中关系几近崩裂的当下,北京要用协定的签署来证明中欧关系透过谈判与合作仍持续推进,在巩固与最大单一市场关系的同时,国际宣传上可以反证美方在处理美中关系上的蛮横与无理,并以此向全球展示大陆是可以透过谈判来改善关系与加强合作的国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