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小鬼(黄鸿升)过世,在法医初步判断后,经纪人对外说死因是主动脉剥离,事实上36岁因主动脉剥离死亡,没有想像中少见,如果遗传带有主动脉缺陷,就有可能在步入中年左右出现症状,一般人则在55岁后较容易出现。医生建议,一旦知道有家族史或心血管疾病,一定要接受治疗与维持健康生活形态。

基因遗传缺陷让主动脉容易有「破口」 撕裂疼痛胸口与背部都会

台北荣总院内科部心臟科主治医师陈震寰表示,36岁发生主动脉剥离,很可能跟遗传基因有关,部分民眾在主动脉的血管壁上,某个部位会比较脆弱,当心臟打出血液不断衝击主动脉时,脆弱部位就有可能受伤出现缺口,血液会流到血管壁中,在长时间作用下,主动脉血管壁会因缺口注入血液,承担压力能力就变差。

陈震寰持续说明,当主动脉血管壁承受不住压力导致剥离,病患会因不同撕裂点,感受到不同走向的剧烈疼痛,部分病患是突然背部一阵撕裂感疼痛,接着疼痛往前胸走;也有病患是反过来,先前胸剧烈疼痛,再往后背移动,根据剥离部位不同,有可能诱发脑中风、心臟冠状动脉堵塞、体内出血等,都有危害生命的危险。

高血压、血管钙化、血管纤维化 也容易发生主动脉剥离

然而不仅基因缺陷,其实很多人都有主动脉剥离危险因子,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医师黄奭毓表示,除了先天性原因外,男性在55岁、女性在65岁就会渐渐增加主动脉剥离发生风险,危险因子包还高血压、血管钙化、血管纤维化等,当心血管无法承受瞬间高血压,就很容易触发主动脉剥离发生。

黄奭毓接续解释,心臟把血液打出来,会朝着不同部位分流,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等,不同部位主动脉剥离,痛的部位与严重程度也都不一样,越靠近心臟就越危险,有些病患发生病兆后,还可以到门诊或急诊接受紧急处置,也有一发生主动脉剥离,到失去生命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发现三高务必接受治疗 同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黄奭毓强调,如果已经知道自己可能有遗传缺陷,或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等症状,就必须特别注意,首先务必遵照医师指示接受治疗,规律服药控制三高,再来就是生活习惯要良好改变,饮食健康、不抽菸酗酒、睡眠时间充足、情绪保持稳定,当生活习惯稳定,就要维持规律运动。

黄奭毓特别说,部分民眾可能认为只要运动就能降低许多疾病风险,但生活形态没有改变,突然运动想要维持健康,可能发生意外风险更高。因此,最好生活习惯能稳定,再来计画运动方式,例如,每周能有3天,运动30分钟以上、心跳在120到130之间,当身体健康维持好,即便发生主动脉剥离,立即损害生命的机率就可能降低。

寻求营养师专业 规划符合个人的饮食处方

黄奭毓补充,现在资讯流通已经非常充沛,很多人都知道什么食物对心血管风险较高,什么食物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但饮食每个人状况都不同,体质、喜好、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左右食物选选择,建议最好寻求营养师专业意见,根据个人体质与生活习惯,调配出最合适的个人饮食方式,维持心血管健康。

文章来源:※本文由《NOW健康》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NOW健康报导:

#主动脉剥离 #黄鸿升 #基因缺陷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