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恬/台北报导

琉璃工房创办人、金马奖导演张毅于11月1日清晨与世长辞,享寿69岁,台湾艺术大学前校长黄光男表示,「琉璃工房的作品,可说是台湾文创产业的领头羊,张毅可说是把工艺品建立成产业的第一人。」

黄光男表示,政府在2000年才开始推动文创产业,但张毅、杨惠姗等人走得很前面,在1980年代,就开始有文创思考,「不只是在大陆,在国际上也很有名声,这带给我们一种文化的行销,过去玻璃艺术、水晶艺术很少有明星,但近代有琉璃工房,同时展现艺术性、生活性,既是高雅的礼物赠品,也具有纤细的美感和创意,同时还有东方文化在里面。」黄光男表示,其作品的特色在于,比工艺品更精细,更有美感,「传递出独特的艺术性。」

文化学者林谷芳表示,琉璃工房的琉璃艺术,可说是开文创产业的风气之先,也在琉璃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琉璃发展歷史悠久,一直期望从工艺层面到艺术创作,现在琉璃能受到瞩目,琉璃工房可说是扮演重要角色。」

林谷芳表示,要从工艺到艺术之间,需要经歷蜕变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在市场上的工艺与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在系统上的定位不同,而琉璃工房在文创产业上有一定的成功度,并带出工艺文创的可能性,值得参考。」

此外,林谷芳表示,张毅与杨惠姗的琉璃作品,里面有具象的佛像制作,可看见两人的生命观照与人文层面,另外,「由于琉璃是很好的礼物,具有日常性,琉璃工房也赋予琉璃餽赠的样态与厚度。」

艺术家、台师大设计学系名誉教授林磐耸表示,「琉璃工房是把玻璃产业转换成工艺、产业与艺术都能兼顾的品牌,可说是引领风潮,非常不容易,特别是他与杨惠姗从熟悉的电影领域,转换到完全不熟悉的琉璃,更是不简单。」

长年与张毅一起工作的人回忆,张毅是一名文青,「他对诗词很熟悉,讲话总是慢慢的,字正腔圆又深思熟虑,也因此,看待作品和商品,总可以跳出不同的层次。」

#琉璃工房 #张毅 #杨惠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