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气喘、痰多,疫情期间常戴口罩呼吸更受限。喘咳痰看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但若久咳不癒,很可能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简称肺阻塞(COPD),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因肺阻塞死亡,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肺阻塞「喘咳痰」 患者平均寿命少常人11年
振兴医院内科部主任暨胸腔内科主治医师陶启伟主任解释,肺阻塞是一种呼吸道慢性发炎反应,长期下来会造成肺功能下降、呼吸道阻滞的状况。根据统计,肺阻塞已名列台湾十大死因第七名,患者平均寿命比一般人少约11年,最常见成因就是抽烟、空气污染等刺激影响导致。
浓痰多痰、呼吸喘鸣 肺阻塞急性恶化5年死亡率过半
由于肺阻塞进展缓慢,许多患者直到急性恶化时才发现,常见的急性恶化症状包括短时间内痰液变多或变浓稠、呼吸有喘鸣声,甚至简单日常活动都出现困难等。
陶启伟主任指出,面临急性恶化的病人比起无急性恶化的患者来说,肺功能退化的状况超过40%。若是因严重急性恶化而住院,5年内死亡率甚至会超过50%;急性恶化过程中,心肌梗塞的风险也会增加1倍之多。除了症状恶化造成不适,经济负担与日常生活品质也将连带受影响,肺阻塞患者不可不当心。
改善发炎类固醇「用吸的」 医:吸1个月不足1颗药
肺阻塞治疗上以单方或复方支气管扩张剂放松呼吸道平滑肌为主,不过针对容易急性恶化的患者,建议需另搭配吸入性类固醇治疗,以改善发炎及肺功能状况。
「一个月吸入的药量加起来还不到一颗类固醇的剂量。」陶启伟主任说,吸入性类固醇剂量相当少,直接吸入肺部作用,不经全身循环,因此全身吸收循环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小,所以安全度非常高。无须担心会出现月亮脸、水牛肩等传统类固醇副作用
陶启伟主任分享,无论是单方或复方气管扩张剂,或是合併吸入性类固醇,患者常常需要在不同时间点使用药物,导致服药顺从性不佳。现在有一些新型药物,把多种药物合併在一起,做成三合一的药物,对大部分病人及家属来而言,可能更方便的治疗选项。
世界COPD日 呼吁民眾提高病识感
为加强对肺阻塞(COPD)的防制,提升世人对肺阻塞之病识感,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每年11月的第三个礼拜三订为「世界COPD日」。陶启伟主任提醒,患者应配合医师规律用药、定期回诊追踪,到院接受肺部復健等,生活中避免吸菸及接触二手菸、焚香、汽车废气等不良空气影响,也鼓励患者可接种流感及肺炎链球菌疫苗,进一步降低肺部发炎的风险。(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