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天生「戽斗」、不利吹奏乐器的嘴型,也曾被音乐院老师断定为「完全不适合学音乐」、「请你放弃回家去」,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小号首席侯传安,一路走来,靠的是不断练习与坚持不放弃的心,去年他参加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是亚洲唯一入围准决赛的小号手,也是全球小号的前四强。

「我不是一个天生适合吹小号的人,爸爸曾经这样告诉我,长大后新加坡杨秀桃音乐院的老师也这样告诉我,但我没有放弃,我坚持自己的练习。」谈起过往,侯传安充满自信,但他表示,一路上有贵人给予信心打气,也有挫败到想放弃音乐的时刻。

1989年出生、来自台南的侯传安表示,能学乐器是因为他有个爱音乐的老爸,「爸爸读中学时期,是学校管乐团成员,当时美军乐队来台交流,爸爸也跟团员学习,他对小号非常狂热,曾经演出不断,后来他发现虽然很爱表演,但吹久了嘴巴会受伤,不能当作生计,因此放弃。」

父亲放弃的音乐梦,由侯传安延续,侯传安从小先学钢琴,在国中阶段就读管乐班,最初父亲先要他学竖笛,但学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进度,改回学小号,「我爸说他可以教我,但也告诉我,我的咬合和嘴型不太适合吹小号,对高低音、音色、耐力的控制都不太好。但我每天练习,保持缓慢的进度,参加比赛当练兵,没想到累积下来,也真的有进步,也更有兴趣。」

为了让侯传安有好的学习,父亲一路为他寻找老师,包括在台南的小号教授侯志正、时任高雄市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庄元、位于台中的小号演奏家许荣富、在屏东的小号演奏家张咏佑、北市交小号首席邓诗屏,都是侯传安的老师,父亲一路从南到北陪伴他,带他学习。

侯传安表示,他带着家人与师长的期待,考入新加坡杨秀桃音乐院,却遇上前所未见的挫败,主修老师断定他应该要放弃音乐,「我非常认真练习,但老师仍不满意,双方关系紧张,让我几度撑不下去,觉得自己是废物,还是不要当音乐家。大二有天,老师找我恳谈,说我真的没天分,要我放弃音乐,我不知该如何是好,跑到厕所哭了3小时。」

只身在异乡,一通台湾电话,让侯传安找到出口,「邓诗屏老师告诉我,绝对不要放弃音乐,要继续吹下去,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想的最重要。」

从那之后,侯传安保持练习进度,在2009世界小号协会独奏比赛拿下第二名,让音乐院老师刮目相看,他表示,「信心与持续不断的练习,是音乐路上很重要的基石,能带人跨越不可能的障碍。」

#小号 #老师 #音乐 #练习 #音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