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岁的邱小姐,年轻时皮肤很好,最爱穿无袖的衣服,没想到34岁时乾癣发作,从此全身红肿、紧绷、最严重还会全身渗血,洗个澡就要花3小时,才能把皮泡软,还因弹簧床太热只能睡凉席,因翻身都会痛,还因此憋尿到膀胱差点坏掉,虽使用生物制剂成功控制病情,但仍担心「业障」可能要到下辈子才能还完。
台湾一年约有5万名乾癣患者,饱受全身犹如刀割之苦,健保署资料库统计,台湾乾癣盛行率约0.24%,而随着民眾认知提升,患者十年来也增加了四成。且罹患乾癣的患者其中6%~42%会合併关节炎。
本身也是乾癣病友的谘商心理师胡玮婷说,病友最常面对旁人的「嫌」弃目光,就连她自己也有因为工作时被询问,是否工作压力大身体就会受不了?加上治疗效果常常不预期,就会也以有色眼光看待自己,而变得像刺猬一样,甚至会觉得是「业障」;就医问题部分,则是常常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来回摆盪,以及是否要继续治疗。
基隆长庚纪念医院暨情人湖院区皮肤科主任许仲瑶指出,近年乾癣治疗选择越来越多,除照光外还有生物制剂治疗,患者经适当治疗后,有机会可以将疾病控制到不影响日常生活、外观上也看不出病灶,达到「治癒」目标。
目前乾癣评估有两大客观指标,一为体表面积(一个手掌约为体表1%),二为乾癣面积暨严重度指数PASI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score),包含患者病灶面积与病灶部位的红、厚、脱屑做综合计算,分数从0至最严重的72分。国际上临床治疗目标目前以至少「病灶面积小于3(病灶清除至一个手掌大小)、PASI小于1」为治疗目标。
许仲瑶建议,接受长久稳定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治疗4个月后,乾癣病灶大幅消失,而且效果可持续超过3年以上。尤其近来生物制剂的创新进展,让治疗目标从PASI改善50%,到改善90%,因此稳定且持续接受治疗,才能维持良好效果,免于復发困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