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杨育才28日在陆媒《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今年秋季以来,欧亚地区危机事件频发,先有位于新东欧的白罗斯政治动盪骤起,后继之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发生政权更迭。这一系列事件有着美西方从多个方向对俄罗斯实施战略围堵和全面施压的地区政治背景,反映2014年乌克兰第二次「橙色革命」后美俄地区战略对抗与争夺加剧的新动向,是新一轮「欧亚波」顏色革命向心攻势和向着混合战争方向升级的逻辑结果,并很可能进一步外溢辐射,产生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国际政治影响。

杨育才认为,考察新世纪以来欧亚地区政治,顏色革命危机事件的连锁、群发与轮动效应。新一轮「欧亚波」顏色革命证明西方策动顏色革命和发动混合战争的地区和全球战略具有长期性,也存在一定规律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在关注同时,加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太和中国周边地区顏色革命风险的评估和预测,以便及时和超前发布预警资讯,预先布局和採取防范应对措施,赢取先机和保持战略主动。

杨育才表示,首先,欧亚地区的系列危机事件具有顏色革命性质,或与顏色革命深度关联。白罗斯早在上一轮「欧亚波」顏色革命的2006年就曾遭遇图谋未遂的「矢车菊革命」。此次反对派藉总统大选之机发起街头政治攻势,是受西方意识形态浸染、合法政权及制度遭受日侵月削的结果。

亚美尼亚在此次纳卡衝突之前,亦有过一次严重的权力变更,2015年的政体变动和2018年的政权更迭,与近年来外部渗透有密切关系。吉尔吉斯在突发暴动中发生政治失序已经不止一次,2005年「黄色革命」及后来的政坛变化和政局动盪,是在部族和地区矛盾基础上引进西式民主制度的水土不服反应,也与美国争夺中亚的地区战略和外交政策有直接关系。

杨育才称,其次,新一轮「欧亚波」顏色革命事件带有混合战争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街头政治得到经济、金融、外交制裁和相关战场直接军事压力的配合。

针对白罗斯政权,美国及北约盟国在白罗斯西部和北部边境发出直接军事威胁,警告卢卡申科不得对反对派採取镇压行为。在南高加索地区,顏色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将地区国家剥离出俄罗斯主导的地区安全和一体化机制。在吉尔吉斯的动盪直接表现为街头暴动和占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政治陷入瘫痪。

杨育才指出,新一轮「欧亚波」顏色革命是针对俄罗斯的向心攻势。系列危机事件发生在俄罗斯周边地区,而且主要是俄白联盟、集安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以解构欧亚地区安全和一体化体制为直接目的。企图投下催动俄本土爆发顏色革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革命 #地区 #顏色 #欧亚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