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燃不息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百业,空中运输为之大乱,连带也影响外籍移工输入,今年在台的「家事类外籍移工」(看护工)和「事业类外籍移工」(厂工),分别较去年底减少8062人和7646人。
来台的移工Ersih Komalasari表示,当年要离开印尼确实很挣扎,但想到要给七岁的孩子一个未来读大学的机会,她仍选择离乡背井,多攒些钱回家乡。她坦言,很多看护工全天24小时照顾患者,心力憔悴,薪水和工作时间与厂工相比,除了薪水落差,厂工比照《劳基法》,拥有例假日和特休,这对看护工确实有很大的诱因,尤其是疫情搅局,很多台厂都大缺工,厂工在薪水和休假都有不少谈判空间,更是刺激看护工逃逸想法,连她身旁的朋友都表示很犹豫。
本刊调查,外籍移工来台可分为「事业类外籍移工」(厂工)和「家事类外籍移工」(看护工),依据《就业服务法》第46条第1项第8款,外籍移工担任看护工,必需具备母国指定训练单位合格证明,但厂工并没有相关限制,这导致「看护工可以转任厂工,厂工却不可转换为看护工」的乱象。
其实台湾的移工市场早就存在不少问题,「台湾劳工暨雇主促进协会」顾问张海蒂告诉本刊,依据劳动部规定,现行看护工的薪水由劳雇双方协议契约,下限不得低于17000元;反观厂工却是依据《劳动基准法》保障基本工资23800元,两者光是最低薪资就相差近7000元,也难怪不管是透过程序申请合法转出,或是直接丢下病人逃逸,看护工缺工问题始终无解,基本原因就在于法规上有很明显的漏洞。
依据《就服法》保障移工转换雇主的权利,导致看护工逃逸频传,国民党立委叶毓兰就呼吁政府,「我国弱势、失能者及其家庭权益长期被忽视,外籍移工引进应落实看护工与厂工脱鉤,不应让看护工能够任意转换到产业界,破坏当初引入外籍看护工的初衷。」
针对印尼片面调涨外籍移工费用,劳动部表示,已持续与外交部密切联繫,并请印尼经济贸易代表处儘速提出说明,建议雇主可选择其他国家外国人补充劳动力需求,劳动部将持续与外交部连繫,评估增加新来源国。卫福部至截稿前则未对外回应。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