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吕增娣专栏】N是我以前在出版社的同事,久违碰面约喝下午茶,我们天南地北的聊,聊生活近况、聊出版现况,有说有笑,正当我聊起家里的毛孩笑得不能自己时,他对我说:「当你的朋友比当同事轻松多了呢!」

我愣了一会儿,随后问:「这话怎么说?」

只见他一一道来和我一起工作的压力:「你好像随时加满了油,工作时总是能量满满,书绝少延迟出,稿子几乎都是准时甚至提前交很少拖稿耶,对我们这种随性的人来说,和妳共事就是有种无形的压力啊⋯⋯」

听完,我满是委屈地回:「冤枉啊!我其实是最会拖最懒惰的啊!」

N不以为意继续说:「吼~你说出去谁会信啦,别再说你不是工作狂之类的鬼话嘿.哈哈哈⋯⋯」

听着他笃定的口吻,恐怕再辩解也无用,这话题也就在哈~哈~哈~中不了了之。

不过,事后回想,N所言也不假,以前不论写稿、编稿,我真的很少迟交,只是这个习惯,也是花了很多方法和气力才养成的。

以写稿来说,绝非坐在电脑前灵感便能如泉涌源源不绝;其他像是繁琐的行政杂事,之于最怕麻烦没有耐性的我来说,自然也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然而,几次闷头躲避的结果,事情不但没有解决,换来的还是沮丧和挫折。

这时候,其实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继续拖延逃避,然后愈加的讨厌自己,也让别人讨厌你:二是寻方设法,找到可以让自己更积极面对事情的方式。

歷经几次叛逃后难受的负面情绪后,我选择了后者。

至于,治好我的偷懒拖延症的方法,或许不适用于每个人,不过,我觉得在《摆脱无力感》一书中,作者二美写的一段话,应该值得一试,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针对懒癌晚期的患者,建议不妨从「微行动」做起:如果某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但你又害怕去做,可以试着找出最容易的步骤,先行动再说。

例如:如果你特别想写作,又觉得下笔困难,那就先从一个句子开始,

就算是「我想写作,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只写一句都好。明天就可以写另外一句。

又例如:房间很乱,需要清理,却不知如何下手,那就先做最容易的事,像是,先把垃圾倒了,或者把桌子擦了,明天再做另一项。

试着从微行动做起,通常人常常会一干起活就不想停下来,然后不知不觉就会做完了。

先别想着一下子要完成太大的目标,这很容易会让自己觉得目标离自己太远,自己肯定完成不了;却又不断地悔恨,恨自己一直浪费时间。

其实,不是我们不够有毅力,那些行动力强的人也未必多么地有毅力,只是他们很有谋略。

一如,我常对同事说,我其实很不喜欢上班工作,我更爱玩更喜欢有自己的时间,因为如此,于是努力找出省时做完事情的方法。

或许,二美所说的谋略,对我而言,正是可以偷懒的谋略啊。

作者为「四块玉文创」总编辑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谋略 #偷懒 #觉得 #行动 #吕增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