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于18日邀请前内政部长李鸿源及大学城第一届全国大专创作歌谣比赛才女歌手凃佩岑以精采合唱揭开「筑梦南极 生态艺术特展」的序幕,现场台大校长管中闵、知名文学家张晓风、珍古德协会理事长金恒镳博士,及政府机构、学术单位、民间协会等贵宾共同蒞临现场。
海科馆民眾可以在科学的真、环保的善以及艺术的美下,感受南极探险歷史、地理、生态知识与艺术家的作品传递南极大陆无与伦比的野性之美。
南极是地球上仅存没有人类永久居住,由自然力量主宰的一块大陆,虽然遗世独立,却对全球气候影响甚鉅,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紧密相连。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今年度特别联合艺术家,与方舟生态艺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出「筑梦南极生态艺术特展」,以南极的科学与生态题材,搭配今年关怀地球系列主题,将带给国人一个不平凡的艺文科技飨宴。
国内知名生态艺术家杨恩生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无畏冒险犯难探险者,在疫情期间,特别率领团队远赴南极海搜集题材,经歷了被多国拒绝靠岸与数周的海上漂流后,终于达成使命,并在海科馆驻馆期间完成了这50余幅南极生态画作。这些画作并于展览中展出,集结理想、勇气、品德于一身的故事,希望带给观眾感动与追求梦想的力量,也期待观眾藉此瞭解南极对全球气候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的最大优势在于不受语言、知识背景的限制便可传达许多意涵,它可以克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短暂的时间内让创作者与欣赏者充分沟通,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声光音效、互动装置成为博物馆展示主流的今日,我们回归最纯粹的表演方式,以艺术家杨恩生的原作以及扣人心弦的经典探险故事,透过展览人员精彩的解说,进一步阐述南极相关的环境议题、南极动物面临的困境,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南极保育工作。
「筑梦南极生态艺术特展」,结合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富邦金控及眾多民间单位之力,以南极的探勘歷史、南极的地球科学与南极保育的现况为主轴,用南极之美来讲述科学。除了讲述1910年代惊心动魄的南极探险队的故事为主之外,更呈现杨恩生教授精湛的南极画作,以冰山及企鹅为主角,展现冰天雪地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延续。展览并出版了一本156页图文并茂的专册及五本一套的绘本。分别由杨恩生率同李馨雅、孙心瑜、潘玉洁、陈秀凤等负责撰文及绘图。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由国人组队探索南极并在环境敎育议题上深入专题探讨的壮举。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以南极在全球变迁中所遇到的危机为题材,呼吁国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展期自18日起至110年8月29日止于海科馆主题馆3F第二特展厅展出,于展览期间也将搭配亲子活动与一系列可爱有趣的桌游及DIY体验等,让您不用出国也可以体验南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