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下午举行「迈向国家正常化」修宪公听会,淡江大学陆研所所长胡博砚以中国大陆经验分析,强调许多人在谈到国土均衡发展时有「交通建设」的迷思,但以基隆市为例,若一与台北、新北靠拢,最后反可能成为大城市的郊区。
胡博砚表示,中国在「十一五规划」时,就发现所有产业都聚在东南沿海,于是决定开发大西部,开发机场及工业区,希望把大家引回大西部,结果有没有成功,没有,人还是留在东南沿海。对照台湾的发展,像是雪隧开通后、过去台北客会留在宜兰,现在不留在宜兰,显示交通只是在弥补城乡规划的关键性之一,未必会让城乡发展更均衡。
他说,台湾面积这么小就有六都,中国这么大只有四个直辖市,像是宜兰、基隆市,交通愈好人口愈容易失血,会变得更弱小,甚至未来新北市就会把基隆併掉。
胡博砚也指出,所以交通建设不是让国分配更均衡,反而是加速贫穷小县居民移到大都市去,小城市最后就变成郊区。对地方自治是否是好的,大家可思考。
他说,真正影响城乡发展的是产业,像他的家乡在台南,他以前很担心台南被高雄吃掉,但现在南科有台积电进驻后,他相信台南不会被高雄吃掉,而对于基隆市的发展,他则说,基隆是日据时期出口贸易最兴盛地区,现在自由贸易港的位阶不见,其实还是可发展码头观光或朝新南向平台发展,若一味靠拢新北、台北,只会加速基隆市的弱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