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时候爸妈都告诉我们,脚抽筋是因为在长高,跟打嗝一样,抽一下就长1公分。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统计,95的人一辈子中都曾经有过抽筋的经验,最常发生的位置就是在小腿后侧的小腿肌肉,还有脚趾头和脚掌,都是比较末梢的地方。
所谓抽筋,在医学上的定义就是「肌肉的不自主收缩」,非意愿性的动作,会引发抽筋有几个主要原因:
1、中枢神经过度兴奋:
如运动,就会把讯息传达到周边神经,然后由肌肉来执行而不断地收缩,但中枢神经如果过度兴奋,周边神经一下子承受大量的资讯,超过负载,周边神经就开始不安定,而引发抽筋。
2、中枢神经在休息:
如夜晚睡眠时刻,中枢神经处于休眠的状态,周边神经就开始坐大作乱,所以很多人半夜睡觉会抽筋,就是这个原因。
3、电解质不平衡:
由于人体的神经是泡在周边的体液中,而体液里面如果缺乏电解质,就会引发抽筋。血液电解质主要是指血液中的钙、钾、镁、钠矿物质离子。
缺乏电解质的高危险群是老人和孕妇。老人是因为身体机能退化,所以钙离子跟镁离子都比年轻人来得低,孕妇则是因为荷尔蒙的缘故。
4、同一个姿势维持太久:
如使用滑鼠一段时间后,若不稍做休息,手指就可能会抽筋。
5、神经血液循环不好:
神经血液循环不好时,肌肉就可能随时随地不自主的抽动。秋冬季节日夜温差大,气温也比较低,是抽筋的好发季节,尤其是脸部,常常因为天冷而血循不好,所以要做好保暖的工作。(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