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封面把总统蔡英文修图成穿着皇帝龙袍,并报导「台湾民选独裁内幕」,成为近日各界议论焦点。民进党发言人顏若芳近日再于脸书发文痛批周刊小编,称《亚洲周刊》就是宣传「一国两制就是讚」的《YaZhou Zhoukan》,更直言「中文世界谁这样拼音应该很清楚吧」!对此,《亚洲周刊》小编也再回应「YaZhou Zhoukan」由来,狠打脸顏若芳。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以蔡英文穿龙袍为封面,专题报导台湾「民选独裁」的真相。对此,顏若芳25日已回应指,这显然与其他国际主流媒体的报导完全背道而驰,并表示这个媒体过去就有很大争议,立场亲共、专为北京政府喉舌…等,毫无评论的价值。为此,《亚洲周刊》当天也随即发声明反驳表示,蔡英文与民进党不应藉「抹红」《亚洲周刊》来否定台湾的主流民意。

《亚洲周刊》回击后,顏若芳26日再度在脸书上反击,「哪来的抹红,啊本来就是」,她列举如香港反送中等事件,称「看看国际的周刊关心的事」...,「现在的《亚洲周刊》关心的.......就是中共的需要」。顏若芳进一步说,一个媒体小百科,现在的《亚洲周刊》其实不是当年隶属《TIME》集团的《Asiaweek》(真正的《Asiaweek》2001年已经停刊了),而是会宣传一国两制就是讚的《Yazhou Zhoukan》(中文世界谁这样拼音应该很清楚吧!)

看到顏若芳的发言,《亚洲周刊》小编特地于28日深夜加班回应「YaZhou Zhoukan」由来。以下是《亚洲周刊》的二点说明与回应:

致 民进党发言人顏若芳女士:

第一,本刊英文名「Yazhou Zhoukan」,早在1987年创立时,由周刊创办人Michael ONeill、康荣(Thomas Hon Wing Polin)及其时母公司Time Warner Inc.决定,寓意亚洲华语地区为市场,故请顏小姐别再作无谓揣测。

第二,本刊有大量中国人权问题的相关报导,有些连台湾媒体也没有採访。文章太多,现列举「佳士工运」系列和部分事例:

1. 深圳工运争取组建工会 北大清华等全国学界声援(2018年31期)

2. 笔锋:深圳工运呼唤社会公义(2018年32期)

3. 深圳工运代表「被消失」引起反弹(2018年33期)

4. 深圳工运连结大学生延烧北京 上访全国总工会要求释放工人(2018年34期)

5. 专题报导:深圳工运抗争青年群像+独家专访学生领袖沈梦雨、岳昕(2018年35期)

6. 专题报导:深圳工运先锋被消失后 难以隐藏的尖锐矛盾+专访学生领袖徐忠良(2018年36期)

7. 湖南韶山九月九日悼毛 深圳工运学生被捕(2018年37期)

8. 中国整肃高校左翼社团 北大力保马克思传统(2018年39期)

9. 深圳工运余波未了 北大学生校内被捕(2018年46期)

10. 中国左派被抓捕工运寒冬凛冽(2019年21期)

11. 张千帆痛批中国时刻危险性(2020年50期)

12. 被消失的报道者在哪儿(报导陈秋实被消失事件,2020年51期)

《亚洲周刊》小编强调,重点是,《亚洲周刊》不只关心中国的人权问题,更是关心整个亚洲的人权问题,「顏小姐对本刊内容不熟识,小编建议可网上订阅周刊;读过本刊的报导后,提出的批评才算公允」。

#亚洲周刊 #台湾 #蔡英文 #顏若芳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