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该笔储蓄险好不容易存了近20年的利息金,算一算大概都会给了国库。据了解,父母每年可有220万元的免税赠与金予直系亲属,若超过即需申报赠与税,该名老妈当初投保储蓄险,虽仍系为宝贝儿作准备,但累计金额一次赠与的储蓄险若超过上限,仍需申报缴税。
虽然当初投保时,保险公司业务员一再强调,保险给付是免税的,但面临赠与子女而又超过法令规范时,自然又是另回事。因此,为省下得之不易的储蓄险利息金,该名宝贝儿请教高人指点后,将把储蓄险的到期金予大幅降低至220万以下,而该等之前超额缴交的储蓄金,则由保险公司退回老妈。
如此这般,老妈的储蓄险可安心赠与宝贝儿,又不必多缴一大笔赠与税,一举两得。不过,老妈的近20年的储蓄险,仍被认为投资理财过于保守。因为随着通膨率与日俱增,目前的220万元,与20年前相比,能应用发挥的空间并不多,在大台北地区甚至无法买一间小套房。
所以,储蓄险可谓守成有余,但无法变大,虽有保障,唯一旦面临意外变数,仍可能捉襟见肘。这与台股曾是某知名投资专家,其老妈在2、30年前参与台塑集团旗下南亚塑胶股票的长期投资,多年来累积的身家,早超过亿元为单位的财富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因此,投资绩优股好,还是安安稳稳的投保储蓄险佳,真是要看个人怎么算计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