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今年掀起2波巅峰,全球大型经济体除中国都陷入经济衰退,但金融市场却异常热络,MSCI(明晟)全球指数较3月低谷已飙涨近66%,而且每次回调都变进场时机,黄金、比特币也走高,外媒分析,认为这种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大幅乖离现象其实只要1数字就能解释,14兆美元(约397.1兆台币)。
14兆美元代表什么?答案是今年美国、中国、欧元区各国、日本与其他8个大型经济体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2003年来之最。据统计,12个大型经济体今年货币总供应量达94.8兆美元。
大量印钞当然是主因,但这个原因如何推升股市、黄金、比特币?和各国中央银行做法有关,受限各国法令不同,央行当然也会採取不同行动,大量注入金融市场还有购债成为股市推手。由于大量购债让全球债券收益率跌到1%以下,其中收益率转负的规模甚至高达18兆美元,当然迫使非政府机构投资者大量出走,转向更有利可图的股市等领域。
股市有各国央行直接挹注的资金,又有法人从债券转出的资金,自然水涨船高。分析认为,与实体面偏离过大造成的泡沫忧虑,加上货币过度宽松令投资人怀疑起货币价值,黄金、比特币等避险资产因而也受惠。
分析指出,虽然有许多人担忧现有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作法只短多长空,央行对市场过度支持有碍健全机制,甚至贫富分化也因此加深,但可能要到数年或一个世代后回头检视,才知道现有作法是否培育过大泡沫,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后果可能会更难想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