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洲央行(ECB)数据,截至2020年9月,欧元区银行总共买进将近2,000亿欧元(约2,450亿美元)的本国公债,让公债持有量增加19%至1.2兆欧元。

各国政府为了减缓新冠肺炎对经济的衝击,推出一连串纾困计画,并透过发债来支应额外的支出,然而政府援助经济的背后隐藏着国家财政日益脆弱忧虑。

银行持有的政府公债部位庞大,不禁令人想起10年前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回想2012年,最初是体质较弱的欧元区国家苦于偿还债务,最终演变成金融业危机。

当时银行握有大量政府公债,但债券价值下跌,引发一连串降评,推高银行借成款成本,导致信贷紧缩,阻碍经济成长,进而打击政府财政,让银行与主权债务形成厄运循环。

法国投资管理公司Axiom Alternative Investments研究部门主管勒格拉斯(Jerome Legras)表示,在欧洲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欧洲央行总会出手相助。

根据欧洲央行数据,义大利与西班牙银行目前持有各自国家大约五分之一的未偿还债务。

现阶段市场对银行的公债部位仍抱持乐观态度。银行与政府的借款成本逼近或位在歷史低点。义大利与德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利差仅有1.1个百分点,写下2018年以来最低纪录。葡萄牙10年期公债殖利率近期甚至首见负值。

义大利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柯多诺(Lorenzo Codogno)表示:「在未来2至3年内,欧洲发生主权债务风险的机率接近零,但在此之后,一旦投资人开始评估部分国家的债务永续性,情况便可能大幅转变。」

#大量 #银行 #欧洲 #公债 #主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