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这种人吗?在餐厅盯着菜单十五分钟,还是不知道该点什么;周末想看电影,网页反覆滑来滑去,还是一部电影都没挑到。若是遇到更重大的决策,像是选学校、挑工作、买房子时,资料搜集再搜集、分析再分析,几个月过去了,还是迟迟无法决定。

如果你也经常在做决策时打结,希望可以更有自信、更果决,不妨参考「高胜算决策」(Thinking in Bets)一书作者杜克(Annie Duke),所提出的三项简单策略:

1.快乐测试。你还记得你上一周的午餐很美味,或难以下咽吗?就算你记得,那一餐对你那一周所感受到的幸福快乐,可能没有什么影响。

食物、衣服、娱乐都是低影响力的选择类型,「快乐」是评估决策影响力很好的一项指标。当你发现某项决策的长期潜在得失,微不足道时,就可以要自己加速决策。在低影响力决策多节省一点时间,就能在高影响力的决策上多花一点时间,做出真正攸关长远幸福的决策。

2. 唯一选项测试。安排渡假行程时,要在巴黎和鱼罐头工厂之间做选择很容易,但若是在巴黎和罗马之间做选择,甚至还可以选马尔地夫,你很可能会举棋不定。这就是选择的一个吊诡之处:好选择越多,抉择越焦虑。

此时,「唯一选项测试」可以解决这个困境。对于任何你正在考虑的选项,自问:「如果这是我唯一的选项,它会让我开心吗?」像是,如果这是我唯一可以去渡假的地点;如果这是我唯一可以买的房子;如果这是唯一录取我的公司。

如果只能选巴黎,你会觉得开心,如果只能选罗马,你也会开心,这就表示,你只需要丢铜板决定去哪里就好,何必花时间烦恼?

3.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由于人类的心智运作方式使然,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把任何决定,视为永远不变的定案,面临高影响力的决策时尤其如此。例如,人在选校时之所以会苦恼,有一部分是认定,这一选就是四年。

但是,一个妥善的决策过程,应该包括这个问题:「如果我选择A,事后放弃的代价是什么?」放弃的代价越低,你做决策的速度应该越快,因为如果此路不通,你还是可以回原点,重新选择。因此,考虑约会对象的时间,会比考虑结婚对象短;租屋决策会比买房决策快。

坚持不懈虽然是一项珍贵的特质,不过有时候,在决定时就先想过放弃的代价,能够加速决策。

事情不论大小,人们都不希望因患得患失而陷入「决策瘫痪」。运用这三个方法,让你更能区分轻重缓急,不再为没有效益的犹豫消耗心力和时间。

(本文摘自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13期》)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13期》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13期》
#决策焦虑 #无法决定 #影响力 #选择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