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李利国专栏】《康熙字典》注释「槑」为古文「梅」字,所以其读音即「梅」,不要念成「呆」或误解其意为呆上加呆!
每年寒彻骨之际,正是梅破枝头浮暗香之时,总让我想去觅「槑」寻香,因为我一如古人,也特别推崇梅花!
古代文人墨客评比「岁寒三友」或是「四君子」,梅花都在其中,足见其对梅花的偏爱与推崇。
文人为何如此看重梅花?是因为梅花身上有两个特质:一是傲雪,二是清香。
在百花凋谢,飞雪飘零的季节,梅花能够独自盛开,其傲视冰雪的气质,与文人自身的清高与坚韧品质相类似,于是自然而然地将梅花比作了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些诗句,都是讚扬梅花傲视冰雪的特质。
梅花的香气清幽淡远,与其它浓烈的花香相比较,更显得与眾不同,卓尔不群,这正是古代文人看重之处,因与文人墨客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清高气质极度相似,所以梅香也备受推崇。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诗句,都世咏讚梅香的经典之句。
作者为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助理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