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长李永得8日访视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馆,对于歷时20多年,发掘出土物件高达800多万件,除有许多的「台湾第一」,年代更早至5000年前的出土遗迹,惊嘆连连。李永得也期许,考古管持续深化并扩大博物馆研究量能,开展跨国合作。
南科考古馆指出,抢救南科遗址过程中,考古团队发掘许多「台湾第一」的出土遗迹,包含距今约5000年的「大坌坑文化人」,其身高和体型与现代台湾人相去不远;同样出土自大坌坑文化南关里遗址的「台湾第一狗」,距今5000至4300年,其中两具狗遗骸骨架完整,且摆放方向皆与埋葬人体的方向相同,研判生前与其主人有密切关系,可能被视为社群成员相待,也是现今台湾最早养狗的证据。
此外,馆内展出出土于南关里东遗址的「台湾第一米」,距今5000至4300年,更是台湾目前发现最早人工栽培稻米、小米的纪录,显示台湾史前居民可能在5000年前,就已懂得人工栽培稻米与小米,不再局限于原始的採集与狩猎。
李永得表示,南科考古馆几年来累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经由人骨基础资料,进行史前人之性别、年龄、病理现象、身高及牙齿等型态分析,进而推估史前人的健康状况、人口结构、社会互助行为、族群分类等内涵。
李永得也称,期许南科考古馆未来加强与国内外专业单位合作,结合相关考古证据与成果,持续深化对史前人的社会组织、社会阶层、交易圈及性别分工等研究,增加大眾对史前台湾的自然环境与歷史住民的想像,以更广阔且包容的方式建构台湾人民的自我认同,并发掘出更多台湾与世界的连结。
南科考古馆表示,自1月29日起,南科考古馆将推出特展「牵手平埔:台湾南部西拉雅族、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结合馆藏之考古出土遗物与平埔族群典藏文物,呈现平埔族群的文化变迁,使大眾了解平埔族群文化在台湾的重要文化地位,欢迎民眾到馆参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