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15个国家于2020年11月15日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成员国包括印尼、越南、寮国、汶莱、泰国、缅甸、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协十国,以及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洲、和纽西兰。
此协定预计于2021年末或2022年初生效。依据目前会员国之GDP总量(26兆美元)、人口(22.7亿人)及出口总值(5.2兆美元)来衡量,RCEP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FTA)。
资诚全球税务服务会计师曾博升表示,RCEP对于台资企业供应链布局的影响相当重大,在现在国际贸易衝突、分散风险的趋势下,台资企业分散制造布局及供应链重组的情势已然成形,尤其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协国家为分散重点国家。
但曾博升强调,中国大陆仍然是台资企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与市场所在地,台商应灵活运用已存在的自贸协定,并且充分掌握RCEP的发展情况及应用条件。
PwC亚太区关税组负责南中国与台湾市场合伙会计师Derek Lee指出,RCEP涵盖范围较广,其中主要亮点为原产地认定标准整合及累积规则适用、货品贸易关税减免,可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及原产地自主声明运用。
PwC亚太区关税组负责台湾市场协理Violet Lee指出,除了RCEP外,近期针对财政部于2019年所公布之一次性移转调整之规定也成为跨国企业在台相当关注之话题。
从台湾海关角度出发,台商需特别留意申请调整项目、在合约中表达理由及计算方式、调和整体利润水准与个别品项报关价格以及如何在期限内备妥文件等。
PwC亚太区关税组主持合伙会计师Frank Debets认为,亚太区的经济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重点,亚太区之间的贸易量也将持续增加,台资企业往南向的布局也是不可逆的趋势。
相比于日本与韩国,台资企业虽然有先天上难以加入RCEP的劣势,但是透过分散式的制造布局,台资企业仍能充分运用RCEP及其他自贸协定的优惠,强化供应链的竞争力。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仍将迅速成长,台资企业亦能透过南向布局使用RCEP与中国大陆市场做连结。
中国大陆与越南在当前世界情势下,已成为台资企业在台湾以外最重要的两大制造据点。曾博升表示,儘管亚太地区已经具备许多自由贸易协定如东协与中国大陆、东协与印度的自贸协定,但RCEP的建立仍将产生重要影响。台资企业必须儘早进行影响评估,才能在协议生效时充分利用RCEP的利益。
另外,由于大多数RCEP成员已经与其他大多数RCEP成员建立了现有的FTA,建议企业充分使用FTA来确保供应链战略,达成最佳效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