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特约记者吴思贤报导】这真是环保悲歌,原本日治时期新庄地区的唯一水源,老新庄人记忆中的水源地,如今已经一步一步沦为臭水沟。
位于新北市新庄区寿山路旁的水源地,是老新庄人记忆中的山清水秀宝地,这个地方会被称为水源地,是因为日治时期昭和年间,当地民眾为了要有更乾净的水源,而请来日本技师伊泽府规划水道,经过街长阿久根的极力争取,才在昭和9年、西元1934年落成使用,又过了五年才在昭和14年、西元1939年立碑纪念,成为大新庄地区唯一的供应水源,可以说是新庄自来水的始祖。
新庄水源地贡献了40多年,直到民国53年桃园石门水库建成,逐渐取代了水源地的供水功能,最后在民国65年完全走入歷史。
新庄水源地刚刚卸下自来水供应功能时,因为位置偏僻,未经开发,当地的水质还是非常乾净清澈,很多老新庄人都喜欢到水源地踏青寻幽,不过这几年随着水源地两旁出现许多工厂甚至养猪场,还有人在水源地倾倒垃圾,甚至连「十八份坑溪」上游也出现大型开发,包括桃园的合宜建筑,从此以后水源地的溪流经常遭到污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上新闻版面。
很多老新庄人带着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再去走访时,看到记忆中的山清水秀已经变成如今的脏乱与污染情况,往往大摇其头,失去再访的意愿,纷纷感嘆印象中的水源地已经快变成臭水沟了。
在水源地旁还有昭和年间的纪念石碑,内文如下,不只见证了歷史,也增加了浓浓的环保讽刺。
〈新庄水道记〉:夫水天地生成,为人生日长必需,而属五饮之首。挽近民智日进,莫不知水质之良否,至关乎年寿之短长,是以人烟繁密之区,多设张水道,用济民生。
然水之种类颇伙,以古所定水品,无虑三十多种,总其大较,远从地脉来者为上,若復蒸溜取之则尤上;由附近河溪渗至者为次,由城市村落沟浍污水混入井者又其次;于外诸水或具有毒质仅可疗疾而不适常用者,则毋庸言矣。
我新庄未有水道之先,在习见者视之,水莫不足,无如绕街圳渠,利用至杂,而井水又多含石灰参加里,不适饮用。
街之财政故不甚裕,虽歷来官民于斯三致意,特托伊泽府技师精堪实测以设水道,请当局均不见许。迨阿久根氏主街政,乃仍前志不惮烦,迭向州府陈情补不逮,及昭和七年,始得准可,更荷敷设补助费各三分之一,而街民亦仅担同数,以昭和八年一月四日首工,于同九年七月十八日告峻,共费敷设金拾五万余圆。
于是开通给水,水由街辖柯厝坑泉脉会以河溪之流质称良,而水源滤过池其地高五十米,故给水之压力壮,街民便之。论者谓斯虽当道之加惠,是亦阿久根前街长之竭力为民请命,与伊泽府技师善为设计,故能终底于成也。今两氏俱既挂冠爰以去,思附诸水道记云尔。
时昭和十四年 岁次己卯相月 吉旦 黄渊源撰 郑福仕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