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覆盖足底肌肉群的中央筋膜出了问题,至于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目前医界并没有找出明确的主因,主要还是与患者的生活型态有关,足底筋膜炎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外伤(急性):
受到直接撞击、拉扯的创伤,例如下楼梯突然踩空,还有之前提到的健康步道伤害,都属于这种情形。有些没有好好休息復原,就由急性转成慢性。
.反覆性受损退化(慢性):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例如教师、百货公司专柜店员,或者体重过重,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如此产生反覆性伤害,到中年以后,就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治疗足底筋膜炎最短期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类固醇,或是马上穿高跟鞋!」朱家宏说,每当患者听到他这么说,总是睁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其实真的是这样。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主要为足跟痛,要是立刻垫起脚跟穿上高跟鞋,人的体重向量反而会往前移动,后足承受的压力自然减轻,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也会跟着减轻。所以大可不必赋予高跟鞋太多的罪恶,该穿高跟鞋的社交场合就放心穿。
但这么说,并不是在鼓吹爱美女性多穿高跟鞋,事实上,要是过于经常性地穿着高跟鞋,后足跟腱可能会因此缩短,造成不穿高跟鞋的时候踩踏平地,足底筋膜的压力变大。
●如何预防足底筋膜炎
综观坊间关于足底筋膜炎的成因五花八门,诸如:站立过久、穿着过高或过低的鞋子、扁平足、空凹足、运动伤害、走太多的路或不平的石子路等等,好像除非坐在轿子上不走路,否则怎样都难以避免足底筋膜炎。
朱家宏在《自己的脚痛自己救》指出,其实民眾不必过于恐慌,一般来说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项:基因、外力创伤、生活型态。基因是天生的不能改变,外力创伤有时取决于个人运气,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
.改善生活型态。
平常充分伸展自己的跟腱与足底筋膜,多走路、运动,例如爬山的上坡是最好的足跟伸展运动。另外控制体重,多走路、运动,肥胖自然远离。只要有好的活动习惯,充分伸展足底筋膜与跟腱,足底筋膜炎自然远离啰。
.站歪了背就痛!缓减久站脚酸痛的秘诀
站着似乎是最简单的,毕竟我们和其他大猿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是直立人。可惜的是,由于现代环境已经和远古时代不同,而我们却还是装备着和十万年前没什么不同的身体,错误的站立及脊椎使用方式,使背痛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坊间训练核心肌群及瑜珈动作来治疗背痛的书已经成篇累牍,在此不再赘述,但我还是以骨科医师的观点,提醒几个站立的重点及运动方法。站立不动本来就不是人类的正常行为,除了工作职责所需(例如宪兵站岗)抬头挺胸外,还是尽量让身体动一动。
●所谓抬头挺胸是让头顶长高的感觉 而不是下巴抬高
站立时请先意识用到脚尖,感觉到自己的脚趾头有稍微出力,否则只用脚跟站会产生一种叫「浮趾」的现象,整个足部的内在肌会放掉,身体的核心也会松弛无力垮掉。
当我们站立时,请不要习惯性膝盖完全伸直向后锁住,一定要微弯膝关节,否则骨盆容易后倾而背痛,而长期卡住关节也会使附近组织紧张而损伤。
长期站立的工作,例如教师、生产线或服务业,请附加三个动作:第一是放一个阶梯高的台子,让两只脚轮流上去踩,减低骨盆后倾并伸展腿部肌肉。第二是如果可以的话,每十五分钟到半小时,就做几次前弓后箭的动作。第三是如果都做不到,至少每十分钟垫一下脚尖,收缩一下小腿肌肉促进血流减少疲劳。(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