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陈姓男子单攻白姑大山失联至今,一支来自北中南的6人溪降高手团队,10至13日义务投入搜救行动。由于登仙溪属高落差溪谷,6人垂降1700公尺,中途经歷雪线、悬崖横渡、荆棘密林攀登及20余高瀑绳索垂降及深潭泳渡,发挥溪降专业技术,并于冰天雪地中协助搜救失踪者,令人感佩。
这一支热心溪降团队由6人组成,队员李佳珊(领队,海外长程溪降探勘专长)、沙兆基(国际CIC组织溪降专业向导)、吴承聿(国际CIC组织溪降专业向导)、吕忠翰(8000米峰海外远征登山家)、蔡宗宏(登山向导、白水专长)、阮正弘(IRATA L3高空绳索专长),半数成员受过CIC国际溪降组织专业训练。
台中市消防局第二大队长余易佑表示,当时该队原预定到花莲玉里旁卓溪乡清水溪巨龙峡谷3天,后来得知陈男失联白姑大山,队员间彼此商量,毅然决然更改路线,转而协助消防局进行溪降搜索登仙溪,将自身能力经验与溪谷援救技术贡献台湾山域与溪谷安全的维护,并实现山友互助精神,令人感佩。
溪降团队由消防协助背负雪地及溪降技术装备,绳索分段全长共280米与铁器岩楔等支点设备及高寒环境使用防寒衣,乾式衣及冰爪,每人背负约20至25公斤,10日早晨搭乘直升机自司晏池营地(海拔2850m)周边降落,由白姑大山东南峰(3035m)西边棱线上吉他营地沿北面登仙溪溪谷水线下降至中横大勇桥(1300m),展开4天3夜搜寻行动。
第一晚扎营于失踪者SOS排字处(共两处),做边坡搜索。第二天扎营于SOS充字(充为失踪者姓名)出现处瀑布下游,排除坠落瀑底或下攀可能性,惟失踪者可能涉险沿边坡继续下降寻求下山的可能,故搜索登仙溪全段。
由于登仙溪属高落差溪谷,瀑布多连续需要架绳悬垂或空中绳桥导降,其间经歷零下低温冰雪岩混和溪谷行进,深夜及早晨皆降雪,营帐外为雪白银色世界积雪6公分,队伍每天皆需克服以湿冷衣物及冻寒僵硬的装备穿越水中环境,需刻意注意失温及冻伤风险。
此行搜索路线主要为失踪者在溪谷活动的可能范围,并集中于海拔2600m失踪者两次留下SOS求救排石及过夜遗迹热区。6人垂降登仙溪落差1700公尺,中途经歷雪线、悬崖横渡、荆棘密林攀登及20余高瀑的绳索垂降及深潭泳渡,最高更为80米瀑,需多绳距分段垂降,穿越高耸夹岸连续峡谷及瀑潭。
唯一的女性、领队李佳珊表示,在搜寻的过程中,他们揣测失踪者的想法去试,这一条没有又赶紧换下一条。低温是他们要克服最大的困难,虽然有准备足够的装备,不料却用的那么充分,从没想过台湾有如此的气候,现场冰雪混合,有几位队友都冻伤了。
余易佑指出,溪降团队第三晚扎营于海拔1950m石洞营地,13日晚间抵达大勇桥溪畔,由台中市消防勤务车接下山,随即前往姜母鸭店进补御寒,结束4天3夜冰天雪地的搜救工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