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硕AI研发中心(AICS)与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运用ICD-10智能编码技术,打造「基于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电子病歷」与「创新的教学电子病歷」两大应用项目,夺下国家新创奖。

华硕全球副总裁暨AICS负责人黄泰一表示,「ICD-10编码AI推荐引擎」及「AI医疗大数据搜寻系统」已于全台十五家医学中心、区域医院推广应用;AI技术不断扩增医疗大数据,将加速拓展海内、外院所,持续强化用药安全系统、开发癌症治疗辅助系统、结合基因资讯,实现精准医疗。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院长蔡明哲表示,导入AI技术,建构以数据为核心的电子病歷,能进一步落实健康照护(Evidence-based Healthcare),精进医病共享决策(SDM),提升民眾对健康照护的认识、增进医疗品质、减少不必要之浪费,优质的临床医疗数据再经AI活化,还可提升教学与研究品质,形成正向循环。

中山附医医疗资讯部副院长曾志仁,过去担任卫生署全国电子病歷委员会主席时,曾为台湾建立电子病歷标准格式,奠定病歷资料库与大数据基础,如今更与华硕写下AI电子病歷全新标竿—无须人工输入、病歷100%自动转换为结构化编码、分类疾病,达成全院病歷资料库结构化,且完全符合实际照护纪录流程。曾副院长指出,「AI医疗大数据搜寻系统」是奠定电子病歷价值重要基石,目前中山附医已具体应用于三大层面:

1.实证医学教学:实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医疗品质评鑑的关键指标,电子病歷经AI分析得到的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具在地化、高时效性(update-to-date),为实证医学最高等级证据,能快速有效指导实习、住院医师论文研究与临床治疗。

2.预防医学实践:临床上癌症治疗常发生化疗造成感染的副作用,透过此AI系统,医师只要输入癌症、化疗、白血球下降或白血球小于3,000等分析条件,即可迅速掌握易造成感染的药物,避免因用药引起白血球下降、感染甚至败血症。

3.医疗品质管理:透过AI大数据分析,院方可定期检视三天内急诊再住院率、出院七天内再住院率等重要指标,及早介入协助改善,避免反覆住院,确保医疗品质与患者健康。

#全球 #全国 #系统 #全新 #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