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晶片全球大缺货,导致许多汽车厂面临停产威胁。最新消息指出,欧美正在起草方案,要求半导体制造商全面停止向大陆汽车厂家提供晶片,因此,跨国汽车制造商在大陆的合资公司将被迫进行调整,可能要从两种方案中二选一。
综合陆媒报导,由于大陆自主品牌98%以上的车载半导体,来自于欧美供应商,所以在用完现有存货后,恐进入大量停产状态,跨国汽车制造商在大陆的合资公司将被迫进行调整,特别是以德国为主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从两种方案中做选择。
两种方案分别是,一、是彻底退出全球的最大汽车市场;二、是把大陆的业务和全球的业务进行分拆,使大陆业务更加独立于全球业务,採取双系统的做法。然而,半导体短缺,可能会立刻造成大陆某地生产工厂停产,要恢復到正常水准,通常需要9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不过,报导也指出,完全断供大陆汽车晶片的局面不太会容易出现,对于合资品牌车企来说,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停产对其整体影响颇大。之前,车用晶片缺货的情况一开始出现时,福斯汽车表示,虽然晶片供应确实受到影响,但问题并不严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此外,如果上述情况真的发生,对于大陆国产汽车晶片而言,同样也是一次转机,因为受到晶片短缺的影响,大陆车企会把重点转移到国产汽车晶片研发,同时将加速大陆晶片自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