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在针对果蝇的大脑活动与行为的实验中,发现当果蝇进入深度睡眠时,喙部会反覆伸出与缩回。这样的帮浦运动有助于清除废物与修补伤口,并扫除大脑中有毒蛋白质。由于控制果蝇睡眠周期的神经元,与人类神经元相似,而有毒蛋白是导致神经退化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元凶。换言之,好好睡一觉无疑是维持大脑健康、防止前述疾病的重要关键。
根据研究团队发表于《科学发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论文,现有文献已证实,睡眠不足将损害学习、记忆、免疫能力与伤口癒合。然而,睡眠如何达到这些功能,却仍不清楚。
儘管果蝇与人类为不同物种,但控制果蝇睡眠周期的神经元,却意外地与人类神经元类似。因此,果蝇常被当作研究睡眠与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模式生物。在本项实验中,果蝇更因为深度睡眠期与人类深度睡眠期相似,而成为实验对象。
研究团队发现,在深度睡眠期的果蝇,会反覆伸出与收回喙部,而这种帮浦运动有助于体液流入果蝇的肾臟,整个过程清除废物并让伤口得以修復。随后的实验中,研究团队在果蝇身体注射顏料,并中断其深度睡眠;结果发现,这些昆虫字系统中清除顏料的能力变差,且更容易受伤。
研究团队强调,儘管清醒时身体的废物也能藉由新陈代谢排除;但只有深度睡眠期的清除效率大幅提高。睡眠最核心的功能是清除毒素与废物,这或许是为什么所有生物都需要睡眠的原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