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新门神今(28)日海运抵金门,下午进驻歷史民俗博物馆。(李金生摄)
2对新门神今(28)日海运抵金门,下午进驻歷史民俗博物馆。(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一。(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一。(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二。(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二。(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三。(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三。(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四。(李金生摄)
新门神彩绘的精采细节之四。(李金生摄)
台师大教授陈淑华拥有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西洋美术史博士学位,漆画技艺为其拿手专业。(李金生摄)
台师大教授陈淑华拥有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西洋美术史博士学位,漆画技艺为其拿手专业。(李金生摄)
家庙门神的脸部表情慈祥,不似寺庙的威猛,以免吓跑祖先。(李金生摄)
家庙门神的脸部表情慈祥,不似寺庙的威猛,以免吓跑祖先。(李金生摄)

金门琼林在明、清2代文臣武将辈出,600多年传统聚落内7座宗祠均列入国定古蹟。县文化局委托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陈淑华教授以传统古法復原完成琼林蔡氏家庙(大宗)与新仓上2房11世宗祠的2对新门神,今(28)日下午进驻歷史民俗博物馆,配合春节「打开金门」主题展示,在乡亲面前重现精采人文风华。

县文化局说明,该局在2014办理「金门县国定古蹟琼林蔡氏祠堂彩绘调查研究与维护计画案」,专家发现其中2对门神的彩绘顏料有铅丹、砷铜绿、锌白,其中砷铜绿顏料具有定年与后续修復之意义,并由此推论其绘制年代在1840年后至1900年前后之间,进一步推估为台湾地区目前「唯一」使用这种顏料的最早门神。

文化局指出,此次的门神彩绘復原临摹案,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陈淑华教授担任计画主持人,她拥有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西洋美术史博士,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西洋美术史硕士,巴黎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硕士(西洋绘画修復组)双硕士等学位,曾于巴黎罗浮宫修復中心担任实习修復师,漆画技艺为其专业,返国任教后曾接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委托撰写「建筑彩绘保存修復入门」专书。

陈淑华教授採用台湾桧木老件做为本案门板,亲赴日本採购批麻布与矿物顏料原材自行磨制矿物顏料,且因2对门神的图像有太多佚失,基于正确復原的考量,还特邀台湾宗祠、寺庙彩绘宗师人称「阿男师」的庄武男担任顾问。

县文化局透露,陈淑华教授在确认琼林2对门神图像线稿的过程中,反覆推敲参考数百帧门神图像,前后歷经近20个月,从线稿确认以迄色彩铺设,均经过严谨考证,在细节的呈现近乎完美。

许正芳局长表示,復原临摹是一种严谨的工艺再制,陈教授将门神彩绘独特的表现技法与美学风格,做了一次精彩的诠释,具有復原、保存原有工艺美学的意义,也写下国内文资界的首例。

至于修復后的门神原件古物,则仍保存于国定古蹟家庙,穿越百余年光阴的新、旧作品,以一种歷史连结的人文张力,透过层次多变的彩绘工艺,展现它们伫立家庙、宗祠,守护宗族的信仰魅力。

#金门 #琼林 #家庙 #陈淑华 #门神